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94(1 / 2)

加入书签

,每个人的感受都会不同。”

李兰芳听了董琳的话,笑说:“我好像明白一点了,命运曲曲折折,不是人的意志能够左右,但又必须努力抗争、挣扎,有的人你看着他每天吃好的喝好的好像很幸福的样子,其实他不一定幸福,而有的人虽然生活艰难,其实也不一定就不幸福”

韩拓没心没肺的笑道:“呵呵,咱们就是这样,老是干活,身上没钱,还吃不上好的,但是觉得很幸福。”

李兰芳接着说:“嗯,您说的那首乐曲,我们还没有接触过这样正规的音乐呢,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了几首儿童歌曲,不知道初中的音乐课能不能接触到这首命运交响曲。”

董琳忽然想起来自己车上的3里面就有这首乐曲,把手一挥说道:“大家都上车吧,我送你们回家”

韩拓说:“我们有两辆三轮车”

赵云飞道:“我还要买些东西”

董琳俏皮地挑了挑眉毛,说:“好办,一起拉着。”

韩拓骑上三轮车,大家讲好在商场门口见,董琳开车拉着赵云飞和李兰芳、小吉去镇政府骑另外一辆三轮车。

在商场门口集合,董琳奇怪地问道:“你们今天怎么骑了两辆车子”

韩拓笑道:“云飞家收了好多东西,吃又吃不完,拉到镇上来卖掉,那些东西一辆车哪装得下只好骑两辆。”

董琳笑道:“那天好多人来送东西,我也看见了,我就喜欢咱们乡村这些风俗,乡亲们亲亲热热的,不像在城里,对门住了十年都不知道对方姓什么。”

李兰芳笑道:“琳姐,要不您也在我们村买一块地吧,盖个房子,这样咱们能天天一块玩儿”李兰芳一时兴起随口说,说完之后又颇为后悔

董琳听了这话倒很感兴趣,说道:“一块土地自己盖个房子嗯,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向往了,不过不是说乡村的土地不可以买卖吗”

韩拓摆手道:“不是那么回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听说我们村就有在城里当官的亲戚,就在我们村买的地,准备要盖房子”

赵云飞道:“这个事情我也听说了,是万胆操家的亲戚,地皮是以万胆操的二儿子的名义买的,他们之间再签个协议”

韩拓笑道:“现在这社会,只要有钱,什么都好办,我们村有好多没人住的老房,琳姐要买的话,回头我帮你打听,几千块钱就能买到”

大家说着话,一起进了商场。

赵云飞走在前面,先是来到卖日杂工具的区域,准备先买三轮车。

韩拓说:“依我说,三轮车买不买都成,我家和小芳家都有车,骑过来用就完了,费那个钱干嘛”

赵云飞道:“不是这个说法,农忙的时候随时都要用车,还是买一辆方便。”

董琳笑道:“云飞这是要置办产业呀”

赵云飞也笑了,说:“这点产业,不算什么”

话虽这样讲,但赵云飞此时的心情真的是非常非常的愉悦,正如董琳所说,他是在置办产业。

当然了,一辆脚踏的三轮车在许多人的眼里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产业,可是对于现在的赵云飞来说,肯定就能算是产业了,他现在家底子只有八千多块钱,一辆三轮车四五百块钱,这样算起来,三轮车的价值能占他全部资产的百分之六,如果是那种千万富翁的话,百分之六的财产就是六十万了

这样算法虽然是有些牵强,不过不能否认,这辆三轮车,其所蕴含的意义,在赵云飞看来并不是其表面上的价值,而是象征着赵云飞家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

确实是这样,这下半年以来,赵云飞家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有了一台大彩电,然后买了山地车,现在又有了拉货的三轮车

第128章 大把花钱

赵云飞感到董琳能体会到自己的心情,不由得抬头望了她一眼,此时董琳也在望他,两人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下,赵云飞倒没什么,董琳的脸却微微有些发热――她回忆起前几天在她的车上的那次拥抱――氛围与刚才的拥抱完全不同

那一次拥抱――可以说是非常的暧昧

经过一番挑选,赵云飞选中一款粗轮胎、大车箱的三轮车,把小吉抱到车上去,问道:“感觉怎么样”

小吉坐到车厢上,脸上露出甜蜜的笑容,只说了一个字:“好”

李兰芳也跳到车上去,笑道:“这车是好,能多拉东西”

韩拓在一旁笑道:“你就算长成二百斤也拉得动”

这话把大家都给逗笑了,李兰芳跳下车追打韩拓

商场的东西都是明码标价,不能讨价还价的,赵云飞看中的那款三轮车标价四百六十元,赵云飞又将车架、轮胎、链条等重点部件检查了一遍。

钱是现成的,就在他口袋里面装着,点出五百块钱,却没有直接交给售货员,而是交给小吉,让小吉将钱交给售货员。

赵云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把小吉内心深处家里“穷”的阴影抹除掉,让小吉知道,家里有钱,有得是钱

对此,李兰芳和韩拓都没在意,只有董琳,脸上挂着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微微点头。

买三轮车,还附赠了一些打气筒之类的赠品,这些家常用的东西不嫌多,赵云飞都放入车厢里。

接下来需要买的是水箱炉,经过一番仔细的挑选,赵云飞挑中了一款大号水箱炉,将近一米高的炉身,六十公分见方的炉面,大大的炉膛,都是实打实的铁板焊接而成,标价是三百八十元。

看着炉子,韩拓称赞道:“这个炉子真棒,到了冬天,外面飘着雪花儿,咱们大家就围坐在这个暖暖和和的大炉子旁边,炉膛里烤着香喷喷的红薯、土豆、花生,这小日子,那才叫美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