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75(2 / 2)

加入书签

因为下一秒,麦田中就传来一声爆响及几声惨叫一名新西兰士兵踩到地雷了。

这枚地雷就像是点燃了战斗的导火索。

一名军官高喊:“杀光他们”

新西兰士兵们就高喊一声挺着刺刀朝德军防线冲去。

这与历史是何其相像。

历史上这一仗同样也是新西兰第2师打头阵发起突围,同样是端着刺刀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冲向德军阵地。

这一点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之外,因为英军一向都不擅长打夜战、打硬战,而且在冲锋前总会有炮火准备以炸毁敌人的地雷和工事,所以德军在夜里警惕就放松了,没想到新西兰第2师会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面而且眨眼间就闯进他们的阵营并进行一场混乱的肉搏战。

更糟糕的还是,新西兰第2师的主攻方向恰好是德军指挥部所在地,德军甚至连高级参谋都端起枪直接面对敌人。

这使英军顺利的从马特鲁突围并逃回了阿拉曼防线,在之后的战斗中,第13军的这些兵力及坦克在阿拉曼防线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

枪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但是并不激烈。

这依旧是德军的骗术,斯特莱克将军希望有更多的英军跳进德军布下的陷阱,尤其是英第15装甲师。

所以德军第一道防线上只有两个连三百多人,而且打了几枪抵抗一阵后就沿着交通壕撤退。

奥斯汀中将果然上当了,他一看这情形就坚定的认为面前的德国人没有多少兵力,于是就冲着步话机大喊:“全体前进”

“隆隆”的马达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由一百多辆“玛蒂尔达”、“瓦伦丁”坦克组成的混合部队早就集中在了马特鲁东面英军坦克速度很慢,要迅速突围就只有尽可能的缩短战时路程。

而且,奥斯汀中将还让故障率小的“瓦伦丁”坦克及坦克状态良好的开在前头。

这是担心坦克在突围的过程中发生故障挡住后面坦克的去路,要知道他们坦克主力是沿着滨海大道前进突围,一旦发生交通阻塞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几发照明弹打到了空中,英军漫山遍野的士兵和坦克就出现在德军士兵面前。

这其中坦克主要是在滨海大道上行驶,但还是有三十辆分散到公路右侧与新西兰士兵一同前进。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英军为这次进攻做好充足的准备,他们让新西兰士兵在前头堪探,接着再引导坦克从路边前进参与作战。

但英军不知道的是,他们这其实不叫作战,他们是往德军设下的陷阱里跳

正文 第一百五十五章 跳雷

新西兰士兵的攻势很猛、很快,虽然一路上不断有地雷在他们周围爆响,但他们还是一路端着刺刀往前冲。

这种作战风格令人敬畏,但同时这种作法也十分愚蠢。

说它令人敬畏是因为是德军在阵地前安装的是“s”型弹跳地雷,这种地雷被盟军称为“弹跳贝蒂”。

顾名思义,弹跳地雷就是在被触发后能弹到半空中的再爆炸的地雷普通地雷在地下爆炸,其大部份能量会被土地吸收只能在很小的范围里造成杀伤。

“s”型弹跳地雷用了个很有创意的设计,它在弹体下端装了一个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套筒,这套筒就相当于炮管。

当地雷被触发后,首先引爆的是弹体底端的发射药,于是弹体就会像迫击炮炮弹一样从套筒里发射出去,弹跳到大约一米五到两米高的时候弹体被引爆于是,预设在弹体周围大慨360枚钢珠就会朝周围爆射。

有时一枚这样的地雷都能将周围数十米范围内的步兵打倒在地,更糟糕的还是这些士兵大多伤而不死在战场上,一名受伤的士兵永远会比一名死亡的士兵更麻烦,因为它不仅失去了战斗力还需要几名士兵救助。

这使“s”型地雷成为盟军最可怕的梦魇。

而新西兰第2师的士兵居然在这种威力巨大的反步兵地雷前强行冲锋只怕德军都没有这种勇气。

说新西兰士兵愚蠢倒不是因为这个,他们这么做虽然是在用生命去踩雷但战场上有时就得这么做。

说他们愚蠢是因为他们不是英国人而是新西兰人。

从“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这个角度来考虑,新西兰士兵凭什么帮英国打仗而且还常常被英国当枪使做炮灰。

类似的还有少澳大利亚军队这两支殖民军在战场上甚至比英军步兵还英勇,一战、二战全世界到处参战结果对他们本国却没有多少利益。

究其根源,其实是这两个国家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另一方面就是在心理上对“日不落帝国”的奴性被其“世界第一强国”的光辉给蒙蔽,再加上一些对“母国”的情怀于是不加思索的就抱英国大腿。

在“s”型地雷的威力下,新西兰师冲到第二道防线时势头就弱了许多,而此时德军的火力就更强了一些,几次将冲锋的新西兰师压了下去。

这在奥斯汀中将眼里是很正常的,对手是德军嘛,其素质和火力都是英军没法比的,稍稍受阻也正常。

同时奥斯汀中将还不断的收到报告,新西兰士兵在冲锋的过程中发现许多隐蔽在树丛中的假坦克。

这让奥斯汀中将确信自己是对的,而且相信自己会取得胜利他打算借这场胜利来鼓舞下士兵们的士气,尽管在面前的德军并不多。

然而,就在英第15装甲师的坦克开足了马力往前冲英军也跟在新西兰士兵后朝前涌时,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就冉冉升上天空。

奥斯汀中将第一时间就感到事情不妙,这三发红色的信号弹是德军方向打的。

信号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