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27(1 / 2)

加入书签

“我们可以利用希腊民兵”德甘冈说:“为他们提供武器,里应外合”

这似乎是个可行的方法,但想了想蒙哥马利就摇了摇头:“希腊民兵太过弱小了,就像克里特岛战役那样,他们在战斗中很难发挥多少作用”

蒙哥马利说的对。

首先,夺岛最重空战,在这一点上民兵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顶多就是为英军提供一点情报。

其次,民兵的装备十分弱后,而且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又损失惨重,现在马上就寄希望于民兵的“内外夹攻”显然并不现实。

“可是将军”德甘冈说:“我们也不能这么任德国人发展下去”

蒙哥马利知道德甘冈说的意思,德国人在补给困难的时候都能打得英军如此狼狈,现在补给情况好转了,不仅好转还在克里特岛上建设工厂并在非洲开矿生产,这样一来英军还会是德军的对手只怕用不了多久就要被德军赶出非洲大陆了。

“克里特岛的问题”蒙哥马利指着地图说:“就在于它在我们战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拿下马特鲁,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马特鲁距离克里特岛不过300公里,而英军喷火式战机的航程却有1000公里,这足够他们飞到克里特岛上空与德军战机争夺制空权了。

“将军的意思是突破德国人的防线”

“是的”蒙哥马利点头道:“我们必须把德国人的防线往后压缩,至少得夺回马特鲁,这样德国人克里特岛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可是要突破德国人的防线并不是那么容易”德甘冈担忧的说道:“就像之前一样,我们几次尝试都没能成功”

“但这次不一样”蒙哥马利说:“德国人将大量的兵力投往克里特岛布防,我们一方面可以用民兵在克里特岛实施骚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就乘他们忙于建厂补给青黄不接的时候发起进攻。更重要的还是”

接下来的话蒙哥马利就没有再往下说了。

蒙哥马利没有说倒并不是担心泄露秘密,而是他所希望的事并不一定能成功。

蒙哥马利的希望不是其它的,是坦克,美国的新型坦克。

蒙哥马利的一个优点就是一旦定下了战略方向,那么他就能把握住重点。

就像现在这样,解决克里特岛问题从海上和空中走都十分困难,那么就只有先解决陆上的问题,要解决陆上的问题说必须有坦克。

然而,以英国现有的坦克根本就不足以突破德国人的防线,这不仅是因为英军训练的问题,更因为美国坦克的性能问题当然,美式坦克的性能与英军的“玛蒂尔达”坦克等比起来当然是有很大的提升,但其致命的弱点还是使其在面对德军的“三号”坦克时屡屡受制。

所以,英军迫切需要一种更好的、可以完全压制德军“三号”坦克的坦克。

如果没有这种坦克,蒙哥马利也不会考虑这个计划了。但蒙哥马利却知道美国有,这款坦克就是“谢尔曼”坦克此时这款坦克才刚生产出来,美国连自己都没有装备。

注:史上是美国刚刚来得及装备一个装甲旅,就紧急为北非英军提供一批接着生产的“谢尔曼”

虽然蒙哥马利不知道这款坦克能否在战场上发挥作用,但是从他获得的“谢尔曼”的数据来看,它无疑将会是德军坦克的克星76口径的坦克炮配以762的装甲,还有38公里的最高时速。

要知道“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的那门大口径坦克炮只有75,“玛蒂尔达”坦克的前装甲只有78也就是说美国人的这款新型坦克几乎就是“格兰特将军”式的火力与“玛蒂尔达”防御的结合,再加上相当不错的机动能力。

蒙哥马利知道,如果这款坦克的安全性没有问题的话美式坦克的安全性基本没问题,这可以从“斯图亚特”及“格兰特将军”式坦克可以看出来。

另外美式坦克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通用性强,会操作3坦克的只要稍加熟悉就可以操作“谢尔曼”坦克,这就可以省去坦克乘员大量的培训时间。

这样一来,英军装甲师就可以横冲直撞的撕开德军的防线并将他们击退

蒙哥马利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因为此时的德国人把太多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克里特岛上了,他们甚至连第90轻装师及其坦克都没有调往亚历山大防线。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于是英军方面就从几个方面同时着手。

一方面用潜艇偷偷的将装备运送或是在夜里冒险用运输机空投装备至克里特岛上的民兵手里,支持他们在岛上与德军开展游击战或是骚扰、破坏、爆破德军的工厂建设。

这一点说实话的确让德、意军很头疼,因为克里特岛大部份地区都是山地,只有南部美沙拉平原有几十公里的平地,这样的地形本身就很适合游击队作战民兵随便往山里一钻就不见踪影,德、意军进山搜索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不仅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还会在不熟悉的山地中损兵折将。

另一方面,就是海、空军濒繁的调动迷惑德军。

蒙哥马利甚至在塞得港征调了数百艘的渔船并展开登陆作战训练,同时还从本土调了一个伞兵师来积极展开空降训练,摆出一副要夺回克里特岛的架式。

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美国方面要求的“谢尔曼”坦克。

当然,对于这件事蒙哥马利是无能为力只能交给丘吉尔去做了。

丘吉尔为此亲自飞到华盛顿与罗斯福会面。

“总统先生”丘吉尔对罗斯福说:“北非的情况万分紧急,我们没有退路了,这样下去我们就只有被德国人赶出埃及一个可能”

罗斯福脸色并不好看,他对英国在北非的表现很失望,甚至可以说美式装备的名声都被英国人打坏了。

但罗斯福却没有其它选择,做为美国总统,他不能允许英国继续这样溃败下去

北非的重要性是勿庸置疑的,一旦苏伊士运河落到德国手里,那么整个地中海就成了德国人的内海了,地中海周围的所有国家都将处在德、意军的枪口下,同时英国与其殖民地还会被一分为二。

另一方面,罗斯福又知道美国早晚也会被拖进这场战争实际上此时的美国已经可以算是参战了,为中国、苏联、英国等提供装备援助,同时又对日本停止石油、废旧钢铁、橡胶等战略物资的出口,冻结海外账户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