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275(1 / 2)

加入书签

役有些不同,原因是海军人民委员兼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几个月前就命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撤至高加索,但奥克佳布里斯基拒绝了这一命令主动留在了塞瓦斯托波尔指挥作战。

斯大林认为这已足以证明奥克佳布里斯基不是一个懦弱的人,他之所以提出撤退是因为塞瓦斯托波尔无法固守希望能保存高级指挥官。

其实这的确是事实。

苏军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总共有两道防线四个防区。

第一道防线是由第二、第三、第四防区组成一个半圈驻守在要塞上阻挡德军。

第二道防线是第一防区在塞瓦斯托波尔外构筑一道野战工事做最后的缓冲。

但是现在

为了增援电站,奥克佳布里斯基都已经把第一防区的部队调了回去,也就是第二道防线已经名存实亡。

这么做或许能解电站被进攻的燃眉之急,但万一电站救不回来,那么德军就可以长驱直入打到塞瓦斯托波尔俘虏在那里的所有高级军官。

于是,斯大林就特批同意了奥克佳布里斯基的撤退请求,毕竟此时的苏联急需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级指挥官,这是任何装备和财富都换不回来的。

有了斯大林的命令,阿纳托利政委当然无法阻止。

当晚撤退程序就在暗中进行,一架道格拉斯运输机在塞瓦斯托波尔降落,然后将奥克佳布里斯基等第一批十余名高级指挥官撤往高加索。

这个行动之所以要暗中进行,是因为他们担心消息泄露后会影响驻守要塞的苏军士兵的士气使他们放弃抵抗。

但谁都知道这无法隐瞒多长时间,毕竟塞瓦斯托波尔要因此失去统一指挥。

苏军第388师此时还不知道这些情况,师长伊戈尔带着部队匆匆赶到电站时发现德军已经攻进了电站并在高地上构筑工事。

伊戈尔少将没有多想,马上就命令部队包围了高地并对敌人发起进攻。

苏军第388师是独立滨海集团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王牌师,其作用有些类似现代的海军陆战队,也就是隶属于海军担任登陆作战的一个兵种。它可不是普通意义的海军或是水兵,事实上,这支部队的士兵大多都是从陆军里有丰富作战经验的老兵中挑选再进行登陆作战训练的部队,不仅素质好而且装备精良这也是奥克佳布里斯基会把他们布置在最后一道防线并拉回来增援电站的原因。

“动作快”伊戈尔少将大声命令:“我们必须在他们彻底攻占电站前阻止他们”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三章 重炮

刚才点快了,把这章发到抗战那里去了,而v章节又是无法删除的,兄弟们别去订阅啊

苏军第388师一上来就让秦川等人感到了莫大的压力。

首先,他们与苏联其它军队的进攻方式不一样,虽然上来也同样是一通炮火,但却采取与欧美相类似的互相掩护朝前跃进的方式进攻。

由此也可知苏军也并不是每支部队都是无脑冲锋,有些部队被认为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部队就有更大的自由,否则在其它队伍里,这样的战术动作只怕就要被认为是贪生怕死了。

其次,他们在冲锋的时候总能与炮火进行协同,也就是一边冲锋一边让迫击炮往前头炸。

这要是其它部队,只怕连用于通讯的步话机都没有,就更别说协同了。

再次是他们都穿着苏联海军的黑色军装,这使他们在黑暗中拥有了很好的保护色,如果不是空中时不时亮起照明弹,就连秦川都很难发现目标。

但即便是这样,苏军连续发起的两次进攻还是毫无意外的被德军打了回来。

“怎么回事”伊戈尔愤怒的问着负责进攻的团长:“再拖延下去我们的电站就撑不住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伊戈尔同志”脸上带着一道血痕的团长回答:“德国人手里有我们没有见过装备”

说着,团长就从士兵们那取过一把捡到的43递到伊戈尔面前,说道:“起初我们以为它是冲锋枪,但它明显不是”

伊戈尔拆开弹匣取出子弹看了看,然后不由皱了皱眉头。

“看来的确是新式武器”伊戈尔点头说道:“难怪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击溃138旅,不过我们可不是138旅的那些笨蛋我们有什么炮台能打到这里吗”

“只有16号炮台,伊戈尔同志”团长回答。

要塞的炮台在塞瓦斯托波尔外大略的围成半圈,苏联建电站时为了让它能够避开敌人的炮弹所以建在反斜面上,这使苏军自己的炮台也无法炸到这里,只有建在最西南南角的一个炮台恰好位于高地的侧后方。

“那还等什么”伊戈尔叫道:“让他们尝尝305火炮的厉害”

“是,伊戈尔同志”团长应一声,就尝试用步话机联系16号炮台。

在联系的过程中出现了点麻烦。

原因是此时苏军指挥官已经撤出了一部份指挥进入半混乱状态,但最终指挥部还是与16号炮台取得了联系并命令其配合第388师作战。

于是,空中很快就传来了两声尖啸,接着就“轰轰”两声巨响,整个高地都地动山摇。

秦川只感觉地面传来一阵阵震动,就像从几米高的地方摔下来似的五脏六腑一阵阵翻滚,高地上被炸碎、震碎的岩石在黑暗中发出令人恐怖的声音往下方翻滚,黑暗中时不时传来几声惨叫,显然是有些士兵被滚石砸伤了。

“305炮”维尔纳问。

“是的”秦川回答:“应该是马克西姆-高尔基2号炮台,那是唯一能炸到电站的炮台”

苏联人将他们的炮台编为“一号”、“二号”炮台,德军则将这些炮台叫成了更响亮的名字,最北面的是“马克西姆高尔基1号”炮台,中心地带的是“莫洛托夫”、“契卡”,另外还有“列宁”、“斯大林”、“西伯利亚”炮台等等。

这一方面说明德军对苏联有较深入的了解因为这其中除了一些苏联人名和地名之外还有些不常用的组织名称,比如“契卡”,它是苏联情报组织的俄文缩写音译,现在已经改为国家安全总局了。

另一方面,这其中也带有一种乐观、自嘲的成份。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的任务就不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而会变成“向列宁进攻”、“朝契卡开炮”

有时德军士兵还会拿这些炮台开玩笑,秦川就听到几个德国兵在讨论下一场战斗中是“高尔基”还是“列宁”先倒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