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347(1 / 2)

加入书签

很明显,苏军的浮桥是经过精确计算的,其长度稍短于沙洲与东岸的距离,也就是两百多米如果太长或是刚好的话很难进入河谷并摆正位置,短一些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而且另一端也就是在河谷东岸的苏军也准备好了其它铁皮船以及工具进行拼接,不用多久就能完成整座浮桥并发起冲锋。

不等浮桥停稳,秦川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

但沙洲上的火力没能对浮桥造成多大的破坏,就像之前所说的,浮桥面向德军沙洲的一端使用更厚的装甲及更大的船搭建,甚至在桥头还有类似古代攻城渡过护城河似的一块铁制挡板,机枪子弹打在其上只会发出一阵“铿铿锵锵”的声音然后无一例外的被弹开,即便是高射炮也对其无能为力。

接着挡板缓缓放了下来,原本秦川还以为这时候该可以用火力射杀、封锁浮桥上的苏军,但挡板放下形成一座桥后却露出了一辆t34坦克,照着碉堡的方向“轰”的一声就是一发炮弹虽然其在起伏不平的浮桥上精度差没能命中,但这已足够让德军震撼了,因为这辆t34已经在他们面前构成了一定火力压制以及掩护着后续的苏军不断沿着浮桥对沙洲发起进攻。

果然,接着苏军就源源不断的从浮桥上对沙洲发起冲击。

苏军的冲击并不仅仅只是沿着浮桥。

事实上,一辆t34已经挡住了浮桥几乎一半的桥面,所以面对德军的桥头部份只留下了一道十分狭窄的通道,如果只是沿着这个通道发起冲锋的话,德军只需要几把43轮番射击就足以将其封锁了。

苏军在到达浮桥这一端近处时,就纷纷从两侧跳入河水里进入浅滩,然后从两侧扩散开来往前方发起冲锋。

更糟糕的还是浮桥不只一座,不久上游又飘下了一座浮桥这些浮桥总是利用动力将一端冲上沙洲近滩搁浅,中间抛上铁锚,另一端则用绳索固定然后再由工兵补上缺口,苏军士兵就可以发起冲锋了,甚至就连轻型坦克都能“嘎嘎”的开上浮桥掩护步兵发起冲锋。

所以,进攻这沙洲还是与海战有很大的不同的,海战基本没有搭建浮桥强攻的情况,而沙洲却并非如此。

“呼叫炮火增援”秦川大喊。

“是,少校”埃伯哈德应了声,马上就指挥着炮后观察员把坐标向后方炮兵部队报告。

不到一分钟,大片的炮弹就从后方呼啸而来并在伏尔加河上炸开一道道冲天的水柱,与这些水柱在一起被炸上天的还有一段段浮桥和惨叫的苏军士兵。

但还没等德军士兵松口气,苏军方向也响起了炮声,炮弹呼啸着越过沙洲直奔斯大林格勒方向。

秦川暗叫一声不好看来苏军对此是早有准备,他们在东岸布置了射程能与德军媲美的火炮,德军炮兵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只怕损失惨重了。

秦川猜的没错,叶廖缅科又增调了两个精锐炮兵团到沙洲方向这两个炮兵团装备的全是更先进射程更远的1938式榴弹炮,它最远射程为118公里,比德军e fh 18型10公里的射程还要远一些。

也就是说,如果苏军将1938式榴炮布置在距离沙洲18公里范围内,那么德军炮火能打到沙洲,那么苏军1978就必定能打到德军炮兵阵地。

果然,不一会儿就听通讯员向秦川汇报道:“我军炮兵遭到压制损失惨重,暂时无法提供炮火增援”

再看看苏军浮桥方向,其工兵已经开始忙着抢修浮桥了浮桥的抢修并不困难,只需要将几艘铁皮船划到缺口处用钢丝绳绑上再铺上木板或是铁板就可以了。

因此,即便是德空军战机和轰炸机一次次的往下俯冲扫射和轰炸,时不时的还将浮桥炸断,总也阻止不了苏军像潮水般的往沙洲上涌。

战斗很快就进入了白热化,德军个个都将手里的武器打得“哗哗”响,虽然一排排的苏军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但有如蚂蚁般密集的他们还是不顾伤亡、不顾地雷,跨过他们战友的尸体往前冲锋。

想了想,秦川就下令道:“留下两个人,其它人出堡防御”

士兵们应了声,就提着步枪从后方的出口沿着交通壕进入碉堡两侧的战壕。

碉堡虽然安全,但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它像坦克一样对外部感知力低、存在死角,更严重的还是火力过于集中且不能打迫击炮。

这无疑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限制了士兵们手里43的火力。

因此,如果要挡住苏军这种人海冲锋的话,就必须出堡作战。

果然,当德军士兵进入阵地打响43后,很快就将密集冲锋的苏军士兵死死压住,冲上来一批就打倒一批,不久在铁丝网前就堆起了一排排的尸体。

紧接着就是苏军坦克火箭筒射手在德军士兵的掩护下逼近目标,发射了三发火箭弹后终于命中目标将t34打成了一团火球。

然而,苏军的冲锋却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伏尔加河另一头依旧还有数不清的苏军士兵往这边冲锋,密密麻麻的一眼望不到头,有些甚至都不等浮桥修好,跳进河里游上一段然后再登上浮桥往沙洲方向冲。

直到从后方传来了一阵炮弹的呼啸声久违的炮火掩护终于又来了,这一回炮火来得更猛烈,一通炮弹准确的砸在了浮桥区将它们炸成了几段然后顺着河水漂了下去。

正文 第七百一十四章 油桶

这些炮火是亚历山大紧急召集的,这其中甚至还有一些火炮是苏军的1910式榴弹炮,由于其射程只有77公里,所以不得不冒险将其布署在斯大林格勒为沙洲提供炮火增援。

它们来得很及时,否则秦川等人驻守的沙洲只怕在这次冲锋下就要失守了。

“情况怎么样”亚历山大在电话里焦急的问。

“很不好”秦川回答:“我们伤亡了三十三个人,现在只有一百三十二人有战斗力了,更糟糕的还是因为刚才的战斗我们43的弹药就快要耗尽了”

这的确是个很严峻的问题。

因为秦川等人之所以能以一百多人挡住苏军的冲锋很大一部份原因就是43它的射程有350米,而东岸距离沙洲只有300多米,这使43在近距离高速射杀冲锋的苏军的同时,还可以压制东岸苏军的掩护火力,这使德军占了很大的便宜。如果是换成苏军的波波莎冲锋枪就无法做到这一点了。

顿了下,秦川接着说道:“如果得不到补给和增援的话,明天苏联人再来一拔这样的进攻,我们或许就无法抵挡了”

秦川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

虽然明天德军或许还是可以依靠炮火炸毁浮桥,但问题是苏军可以暂时用炮火将德军炮兵压制住。然后,只要苏军有足够多的浮桥,进行一次、两次每次只需要消耗掉德军几十人的兵力或是一些弹药,那么用不了几次德军就全军覆没了。

“可是我们还没有打通至伏尔加河的通道”亚历山大遗憾的回答。

亚历山大的意思,是如果德军打到伏尔加河边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渡过伏尔加河增援沙洲。

但其实这也是不现实的先不说这个通道没能打通,就算打通了,苏军也会在沿岸布设火力封锁河面,除非德军将斯大林格勒沿岸甚至是中央渡口的苏军都清得差不多了才有可能办到。

“你们可以使用苏联人的武器,少校”亚历山大安慰道。

“是的,我们可能不得不这么做了”秦川无奈的回答。

这么做的结果是什么大家都明白火力上的差距会使原本就兵力不足的突击队雪上加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