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24(2 / 2)

加入书签

“此子若是不半路夭折,说不定百年以后,又是一个焚天上人。”

许木的突破持续了三天三夜。

上清寺方圆数百里的灵气,几乎都被他的阴阳丹田掠夺一空。

感受着空气中灵气的稀薄,苦禅大师一声苦笑。

“没有三五个月,这里的灵气是没法恢复了。”

神通大成,即可崩断束缚灵根的最后一条枷锁,进入半步破虚。

这个境界介于法身境与破虚境之间。

相比法身境,半步破虚的修士不仅仅崩断了束缚在自己灵根上所有的枷锁。

还多了一个破虚神通。

面对任何法身境都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就算对面破虚境,半步破虚修士也有足够的本钱逃命。

只要不遭遇火云妖僧、血滴子、长明道人之类的破虚大能中的超级强者,半步破虚修士若是一心逃命,也很难被击杀了。

如三清观的太真真人、轩辕剑宗的龙渊剑史华、大雷音寺的降龙伏虎罗汉。

他们都是半步破虚的存在。

“单从境界上来说,我已经不输任何圣地传人。”一双邪性的瞳孔在自己的神通八千界上一扫而过,许木淡淡的开口:“这苍瑞域谁也束缚不了我了。”

以前许木绝对说不出这种张狂的话。

而今修炼了阴阳化魔功,受到魔性的影响隐藏在他心中的另一面被完全激发了出来。

一语到此,许木手臂一展。

八千界神通瞬间收敛。

悟道山重归它的本来面目。

同时与八千界神通一切收敛的,还有显露在他体外的阴阳图。

许木就这般立于虚空之上闭目沉神,感受着突破入半步破虚的实力。

他的阴阳丹田中。

白雷灵力结晶与九幽火灵力结晶的颜色更加深邃了。

一旦爆发,必将石破天惊。

只是白雷结晶所代表的雷霆真元中多了一股佛性的韵味。

而九幽火真元中,则多了一股魔性的暴戾。

白雷真元与九幽火真元互相交融、依存。

佛性与魔性也相互制衡,趋于平衡。

令得许木不会受到魔性的控制,但不能向真正的佛门修士那般怜悯众生。

如果真要给许木现在的状态一个定位,那么只能说他,介于佛与魔之间。

“这样也挺不错的。”嘴角裂出一抹笑容,许木笑得依旧如从前那般灿烂。

微笑间,他的神识锁定在了阴阳图丹田中央,那一朵龙眼大小的黑色妖异火焰上。

这是他的心火。

囚牛借助龙丹力量封印在许木眉心的火焰魔性图案已经尽数炼化,这是许木为什么能够一举进入半步破虚的主要原因。

但将那一团火焰魔性尽数炼化后,却是出现了这么一朵黑色心火。

相比先前的赤色,黑色心火的魔性揪动还要更加恐怖。

不过另许木感到欣慰的是,黑色心火立身在阴阳丹田,阳极与阴极的中央一动不动。

没有要肆虐的意思。

“但这始终是个麻烦。”神识从体内徐徐退出,许木轻轻开口。

本章完

第五百四十一章 猜测

其实修炼了阴阳化魔功后,许木还有一事不明。

只有亲身修炼过阴阳化魔功,才会知道这部功法,简直就是为双灵根的他量身定做的。

“如果我没有双灵根,就无法区分出阴阳两仪。佛性与魔性就没有办法以这种方式区域平衡。”

“也自然无法修炼阴阳化魔功。”

“焚天老祖怎么可能知道,五千年后身为他传人的我,会有双灵根呢”

“囚牛前辈曾言,即便是仙人,也不可能预知未来。”

双眼中魔性的一边散发出摄人心魄的幽光,许木陷入了沉思。

显然,焚天老祖是不可能知道这一切的。

他创出阴阳化魔功完全是是因为他当时自己入了魔,这阴阳化魔功是他自己为自己而创。

如此想罢,许木眼神陷入了沉吟,悟道山一片寂静。

倏然,许木眼瞳猛地一突,以惊骇莫名的声音说道:“难道焚天老祖也是双灵根”

许木如此推测不无道理。

首先,阴阳化魔功是建立在双灵根为修炼前提的条件下。

焚天上人若不是双灵根,又怎么能创出这种功法。

再则,还有一事许木始终想不明白。

四年前,他在入归元宗山门时,长明道人传授过给他长生诀。

长生诀是木行功法。

而长生诀的法身境进阶功法乃是渡劫天功,渡劫天功又是焚天老祖所创。

渡劫天功为雷法,可雷也归纳于大五行中的木行。

刚开始许木还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毕竟他修为太弱。

而今再有阴阳化魔功出现,结合长生诀与渡劫天功的种种端倪。

不得不让许木怀疑到焚天老祖本人也是双灵根的猜测上。

许木越想越觉得这个推测有很大的可能性。最后甚至惊呼出声:

“如果焚天老祖不是木火双灵根,他如何能创出渡劫天功”

“如果焚天老祖不是木火双灵根,他如何能创出阴阳化魔功”

一语到此,许木呆立当场。

谁又能想到,那个曾经创出苍瑞域第一火行圣典,焚天九字的男子,还会有除了火行灵根以外的木行灵根呢

如果说焚天九字是焚天老祖火之一道的传承。

那么渡劫天功就是焚天老祖木之一道的传承。

而阴阳化魔功,则是将两个传承完美融合的第三道传承。

“不仅仅是我,怕是连世人也不会想到,五千年前曾以焚天九字震慑苍瑞域的那个男人,会是木火双灵根吧”

自言自语着的同时,许木又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雷祖

那个曾在轩辕宗主杀到归元宗后,凭借身前残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