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460(2 / 2)

加入书签

第一道防线仅仅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夺了下来,他们可能是遇到了一群冒充苏军的老头子。

走着走着,克里斯看到了自己刚才开火的苏军机枪阵地,看到了这里躺在地上的尸体。

德军掷弹兵早就把这里清理了出来,所有人都被干掉了,没有留下任何敌人。

而现在,这里属于一个德国机枪小组,他们正靠在战壕的坑壁上,给自己的机枪装填新的弹鼓。

虽然弹链是更好的供弹选择,可是在进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抬起机枪转移射击阵地,所以还是弹鼓更加方便一些。

看到了走过来的克里斯,对方也没有说话,继续手里的工作。他们的身边都是苏联人的尸体,鲜血还在流淌。

“你来找什么”终于,把自己的机枪装填好了之后,机枪射手开口问了这么一句。

“找一个尸体”克里斯低着头,看到了脚下踩着的那具尸体,看到了那张尸体的脸。

这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或者说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子弹从她的额头穿过,让她的头发飘散开来。

尸体还睁着眼睛,一双美丽的蓝色眼球旁边,已经被溢出的鲜血浸泡了起来。她死了,死的很彻底。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如果不是战争的话,她可能会嫁给一个好小伙子。

可惜的是她来到了这个罪恶的战场,遇到了德国狙击手比例最高的部队。所以她死了,死的很彻底。

德国步兵依旧还在小心翼翼的进攻,呼啸的炮弹掠过了他们的头顶,落在了斯摩棱斯克的城市内部。

建筑物倒塌的声音,在几公里之外都能听的清楚。炮弹爆炸的声响回荡在天空中,腾起的黑烟遮天蔽日。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毁灭在这里变成了家常便饭,破坏也取代了一切,变成了主旋律。

克里斯睁着眼睛,看着脚下那个躺在地上的姑娘,他很想伸出手去,摸一摸那个姑娘的脸颊。

可惜的是,战壕里还有其他的德国士兵,他也实在做不出摸尸体脸颊这样变态的事情。

战斗还在继续,冲锋的欢呼声已经响起。克斯里知道自己不能再逗留了,他还要去进行属于他的战斗。

他在国旗下面发过誓,要为元首战斗到最后一刻。所以他必须要完成自己的誓言,真的战斗到胜利的那一秒钟。

德国是必须胜利的,只有胜利才能在未来生存下去这是元首说的,元首说什么都是对的

克里斯爬出了战壕,身边的机枪阵地还在扫射,曳光弹形成了一个弧线,飞向远方。

“突突突突”那撕布机的声音独特非常,克里斯也有了继续向前奔跑的信心。

他抬起脚来,心中还想着那个漂亮的姑娘的脸庞,一步一步的向前奔跑着。

远处,德军的部队继续向前,已经冲到了城市的边缘。

正文 672侧翼的枪声

靠在一堵墙壁上,仿佛能够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昨天的那个姑娘现在还在克里斯的脑海里挥散不去,这让他很恼火。

他发誓要为元首战斗,打败一切德国的敌人。可是那美丽的脸庞映射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和敌人挂不上钩。

那姑娘睁着眼睛,脑袋上还有他的792毫米口径子弹打出来的窟窿。

他吞了一口唾沫,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武器,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把自己的武器探了出去。

巷战之中,混乱的防线让重型火力无法发挥,从不确定的角落里穿插,也造成了复杂的交战环境。

敌人不知道会来自哪里,有可能是背后,也有可能是侧面。任何一个废墟里都有可能蕴藏着危险,死亡随时相伴。

所以,德国部队采取的战术,就是分批次的波浪形推进,如同篦子一样梳理,彻底清除掉苏军迂回渗透的可能性。

而且,在局部的战术上,德国实施了最新式的小队式战役模式,以步兵班为基础,以乱打乱,消灭苏军的有生力量。

克里斯通过自己的瞄准镜,看到了遥远的地方,那里是一片被击毁的大楼,旁边还停放着一辆着火了的苏联轻型坦克。

大量的t26坦克被集中在了城市内,给德军的步兵制造了大量的麻烦。好消息是德国步兵排一级的部队都有铁拳火箭,坏消息是德国装甲部队没有半分想法进入斯摩棱斯克。

那狭小的目镜里面,一草一木都非常的清晰。4倍的瞄准镜,提供了合适的视距,也提供了足够的视野。

比起更专业的8倍瞄准镜,二战之中的交战各国普遍使用的是三到四倍的狙击瞄准设备。

因为这样的装备可以提供更良好的视野,不至于在近处就完全失去作用。

而且,二战的时候,狙击作战的有效开火距离,一般都是在800米左右,4倍的放大效率,已经是非常足够的数值了。

一方面本身步枪的精准度还有射程都不允许更远距离的交战了,另一方面更远的开火,需要参考的命中因素也更多了。

现代狙击作战,尤其是远距离狙击,实际上都不是简单的一枪完成,而是要经过复杂的准备工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狙击部队,都是以小队执行任务的。因为要带上测算设备,负责广范围瞭望,都需要另一个人来完成。

德国现在也使用的是双人小组狙击战术,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好的狙击战老师来自后世的元首。

只不过,那是专业的狙击战术部队,在步兵小组内,狙击手经常还是单独活动的。

他小心翼翼的等待,耐心的等待,枯燥的等待着。任由远处炮声隆隆,任由身边的小虫子晃晃悠悠的爬过。

就好像是和身边的一切都融为了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