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46(1 / 1)

加入书签

捕牺牲,同时死难者有一百多人。但是,这股烈火并没有被压下去,事后,教徒们仍推举齐林之妻王聪儿为首领,举起了农民起义的大旗。大家都称王聪儿为齐寡妇,称她领导的军队为齐家军。齐家军很快发展到四、五万人,转战湖北、河南、陕西、四川等地,打得清兵落花流水。 当张朋良正在狐疑地打听这个齐寡妇是不是蹬缸的王聪儿的时候,王聪儿突然带领人马,出现在张朋良的面前,张朋良当即吓得瘫痪在地。王聪儿历数了张朋良大秤人小秤出坑害欺压群众的罪恶事实,之后,便挥刀结束了张朋良的性命。后来,齐寡妇王聪儿的农民起义军失败了,因此,有人便把张朋良开店的地方,世就是他被杀的地方,起名叫“朋良店”,一直沿用到现在。

传说,王聪儿统领的义军,消灭张朋良后,又在狮子庙遭遇到一个占山为王的土豪李通。人们传说当年秦王李世民曾在这里屯兵扎寨,因此李通也自称秦王。他占据南山,建立山寨,人称秦王寨,并在山后建立了王府,也就是现在的王府沟。李通据此山头,打家劫舍,抢掠民女,无恶不作,勾结官府,称霸一方。追在王聪儿大军后面的清军将领杨将军,早派人和李通进行了勾结,命他在这里阻挡义军的去路。看到前有李通的匪兵拦路,后有杨将军的清兵追剿。王聪儿决定速战速决,先拔除秦王寨,然后,再凭借天险,来对付杨将军。起义军当天中午,就逼近了距李通的匪巢秦王寨仅八里地的一个小山庄。这个山庄,是秦王寨的门户,拥有重兵把守。王聪儿的义军赶到这里后,便虚张声势,把车马都集中在前沿阵地摇旗呐喊,摆出一付进攻的架势,暗中却分兵从两边的山谷中向秦王寨急进。秦王李通闻听义军集结在车庄一带,便也把兵力往那里集中,秦王寨的兵力反而空虚了。这时,只听一声炮响,王聪儿的人马从两边山上冲出,包围了秦王寨。秦王李通知道上当,便亲自出马,迎战王聪儿。这秦王李通,曾在华山上学过艺,特别学了一套“断头自合”的法术,更是拿手本领。秦王见战王聪儿不过,便使出“断头自合”的法术来,只见他拔出腰刀,将自己脑袋割掉往空中一撂,那颗人头便在空中越变越大,发出凄厉的怪叫声,而他的身子,却依然端坐在马上和王聪儿迎战。这一招能把人惊吓得心惊肉跳,然后死在他的刀下。谁知这王聪儿也曾在武当山上学过艺,早听师傅说过“断头自合”的妖法,说这不过是一套法术而已,只能坚持一刻时间,便不攻自破。王聪儿一看这阵势,立刻镇定起来,沉着应战。看看一刻时间即到,秦王的法术就要露馅了。这时,王聪儿突然从腰中掏出了一个白色手帕来。这手帕,名叫“阴阳帕”。把它往空中一撂,若阴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罩得暗无天日;若是阳的一面朝下,能把大地照得金光锃亮。她把这阴阳帕往空中一撂,一忽明亮,一忽黑暗,倒把个秦王李通弄得眼花缭乱,身子找不着头,头也找不着身子,这时只见王聪儿把刀横空一挥,秦王的头和身子,都突突地冒起血来,一齐滚到地上。秦王落马,群匪无首,义军很快攻破了秦王寨。车庄前哨见秦王寨失守,也就很快乱了阵脚。王聪儿攻破秦王寨后,救出了许多苦难百姓,特别是被掳上山的妇女,又开仓放粮,群众欢声载道。义军撤走时,群众扶老携幼,热情欢送。欢送的人群一直从狮子庙街排到小河口,长约十里。所以现在这个地方,还仍叫“长亭河”,即取“长亭送别”之意。

王聪儿所领导的义军,破了秦王寨后,便在栾川一带迂回作战,与追在后边的杨将军所率领的清兵周旋,这一天,义军在栾川石庙的一带集结,石庙距栾川只有二十华里,杨将军的追兵,便在栾川街后面的山旁扎下营寨。他问当地群众:“这地方叫什么名字”群众回答:“壶瓶沟”,谁知这杨将军很迷信,又加上他害怕齐家军,他一听到壶瓶沟的“壶”字,便联想到它的谐音“虎”字,又从虎联想到羊,自己姓“杨”也与“羊”字谐音,羊遇虎岂能得生便立即命令士兵拔寨起营,向石庙进发。当他们来到石庙街后的一个山沟准备扎营时,杨将军又问当地的群众:“叫什么名字”当地群众答道:“这地方叫七胡沟。他一听到“七胡沟”的“胡”字,又想到了“胡”字的谐音“虎”字,一夜行军,连遇两虎还了得当他正在心惊胆战急忙后退的时候,王聪儿的大军,从四面八方包剿过来,一鼓作气,把杨将军所领的清兵,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由于王聪儿在这里打了大胜仗,群众便把七胡沟改名为“齐姑沟”。 王聪儿的农民起义军,继续向陕西西安一带进发。攻打西安未克,反被清兵包围在陕西茅山的谢花坡上,她坚持战斗,英勇不屈跳崖而死。群众说:“她也是犯了地名的忌讳。”她这枝英雄之花凋谢在“谢花坡”上。

第二百七十三章 王囊仙

后世的唐赛儿,王聪儿,王囊仙,林黑儿都是陈硕真的跟屁虫里面比较著名的人物。

因而说完了王聪儿,接下来说说王囊仙了。

王囊仙 17771797,女,布依族,本名王阿崇又作阿从,自幼习武,能以巫术为人治病,以宗教形式组织布依族人民起义,民间称为囊仙布依语,意为仙姑;嘉庆二年正月初五1797年起事,号称皇仙娘娘,其军最多时达数十万众,义军先后攻下普坪、贞丰、兴仁、兴义,直扑紫云、长顺、织金等地,各地的布依族、苗族、彝族人民纷纷揭竿而起,直指省城贵阳;清廷派大军镇压,使布依军渐陷困境,逐步退守;攻陷布依军根据地,生擒王囊仙等;用囚车押送北京,于农历十一月初七1797年12月24日将王囊仙凌迟处死,时年仅二十岁。

王囊仙17771797,原名王阿从,生于南笼府今贵州省兴义市安龙县城南乡洞洒寨,其平时用草药治病,深受百姓尊重,人称为“囊仙”,意即“仙姑”。清朝统治者在贵州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后,加剧了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清代官吏、地主、高利贷者纷纷进入布依族居住地区,与当地农村中的土目、亭目、把事勾结起来共同剥削、压迫农民,霸占了大量土地的土司,不仅强迫农民种靠“印田”,而且平时要强迫农民为其服各种劳役,以供其婚丧、宴客、住、行及一切吃喝玩乐使用。封建地主、官吏、甚至差役兵士也利用一切机会敲榨勒索人民,连穿民族服装也被指为“违制”而受罚。在残酷剥削之下,清嘉庆二年1797,暴发了以布依族为主体,有苗、汉各族人民参加的反清起义南笼布依族起义起义斗争历时8个月,震惊清廷,是清朝黔西南一次震动面大,影响深远的农民革命斗争。乾隆六十年1795。南笼镇总兵花连布率镇军前往镇压石柳邓在松桃发动的起义,南笼防守空虚,王囊仙、韦朝元便伺机策划起义;次年1796冬,以木刻为信号辗转通知各地群众到洞洒、当丈集中,布依族农民“翕然从之”,苗、汉、彝族贫苦农民也纷纷赶来响应,两寨陆续聚集了数千人,公推王囊仙、韦朝元为首领,同时建立组织,按军、政、巫三类给予封号和职衔。接着在洞洒、当丈两寨修木栅、石城。又聚集粮草、器械。由府城合家投入义军的汉人桑鸿升任主谋军师并起草文告,部署起义。嘉庆二年1797正月初,韦朝元命府属北乡马房寨的黄抱良大王公领先起事,黄在北乡杀塘兵。点燃了起义的烽火,起义爆发的当夜攻下普坪,切断了南笼官兵北逃的去路,翌日,义军迫近南笼城郊,包围府城,知府曹廷奎惊惶失措,触楹柱而死;因守城官兵人数不多,府经历官名。知府的助手之一金淳、把总杨文海急调乡勇入城据守,由于城池坚固,官军器械精良,加之凭借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并用大炮轰击,义军虽勇猛攻坚,用火把城门上的铁皮都烧红了,仍攻不下。在围城战斗中,大王公头部中弹阵亡。南笼起义后,府属之永丰州、普安、册亨、新城、黄草坝、捧鲊城皆被起义军包围,安顺府之永宁州今花江、归化厅今紫云及贵阳府之广顺州、长寨厅今长顺、定番今惠水、大定府之威宁州今威宁、黔西州今黔西、平远州今织金等地的布依、苗、彝各族农民也揭竿而起,响应起义。义军各围其城,“储城告警”,清朝驻军一片慌乱,义军一时风起云涌发展到数万之众。义军声威震惊了清廷,嘉庆皇帝恐贵州巡抚冯光熊“一人照料难周”,特命正在铜仁镇压农民起义的云贵总督勒保“轻骑减从,驰赴南笼”,又命珠隆阿、张玉龙等将领带兵“前赴南笼,星速剿捕”。各处义军与勒保等带领的官军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浴血奋战,纷纷失利。嘉庆二年8月15日,勒保调齐各处镇军围剿洞洒、当丈两寨。义军奋起抵抗,挥舞大刀、长矛与敌展开肉搏。两寨皆被攻破,义军点燃冲天烈火,纷纷投入火海。王囊仙、韦朝元精疲力竭,在烈焰中被俘,后与王化明、韦抱堵共四名义军首领被押解到京城凌迟处死,桑鸿升等大小首领及义军被勒保就地“全行斩决”。义军村寨成片成片变成废墟,白骨随处可见,百业凋蔽;此后,嘉庆清廷将南笼改名为兴义府,把义军的各式武器运往贵阳,铸成一根大铁柱,树立于贵阳甲秀楼旁。

王囊仙是否习武与临阵作战,有两种不同说法;在勒保奏折和王囊仙自己供词中均未提到她习武及上阵杀敌,但民间传说均说王囊仙武艺高强,杀敌无数。在中记述见到她在女将环侍下指挥攻城;在中称她自幼习武,近年国内研究文章也说她临阵作战,奋勇当先;以一个青年女子行走江湖,又能组织武装起事,会武艺应是可能的。但她的主要作用应是用宗教发动群众,鼓舞士气与坚定信心,在此点上上法国青年女英雄贞德有相似之处。王囊仙的容貌在民间传说中一致认为是年轻美貌,在民间叙事长诗中对她的容貌有生动的描写:“阿从王囊仙小名长大象花样长得更比山茶花漂亮。 后园竹叶好看,没有阿从眉毛弯。盘江河水清又清,抵不上阿从眼睛明。”

王囊仙被擒经过有多种不同说法,在勒保奏折中称在清军攻陷洞洒时,王囊仙见大势已去,在内城举火,被都司王宏信等从火中将她己烧伤拖出生擒。在内则称王囊仙是被郡人马韬与张定邦,刘紫玉等共擒,近年周春元在中有关南笼布依族起义的的专著中则有不同说法:称当勒保围攻洞洒时,王囊仙奋勇当先,指挥义军,包围勒保军。在王囊仙痛击下,清军大败,勒保几乎被擒,仓皇撤退。但义军放松了警惕,以致当夜被勒保偷袭得手,“王,韦梦中惊醒,衣不及衣,赤身接战”,结果王囊仙被土司龙跃之妹所擒原文引自中说在洞洒大战时,王囊仙披甲率军迎战,首战告捷。以后清军用火攻击溃义军,王囊仙改装男子脱走,被地主武装识破,乘其不防将她生擒活捉,捆送大营。另一布依族民间长诗则说是清军逮捕了王囊仙父母,将她诱入城内,王囊仙杀伤多名清军后负伤被擒此说似不可信;总之,王囊仙应是在洞洒之战中兵败被擒的。

王囊仙被擒后槛送北京,清廷将她镣铐加身,紧锁囚车中,用重兵押送,还下令她经过各州县的知府,知县连同当地武官必需“亲身接替受解,以贴慎重”。她每进出一省,总督,布政使还必需专折奏明她进出的日期及交接地点,可见对她的重视见河南布政使吴璥十一月初四日与直隶总督梁肯堂的。

王囊仙之死无疑是以极刑凌迟处死的,按清朝刑律,对她这样“谋反大逆”的重犯,凌迟是唯一的处死方法。史书上也说她与其他几名布依军领袖,“入都献俘,尽磔之”磔即指凌迟,可见这位青年女英雄之死必定是被凌迟处死。民间传说中说她是在京城用五马分尸的酷刑处死,此说法似不可信,因清朝己无此刑,即或在边远地区会有法外施刑,在京城必不可能。

第二百七十四章林黑儿

后世的唐赛儿,王聪儿,王囊仙,林黑儿都是陈硕真的跟屁虫里面比较著名的人物。

因而说完了王囊仙,接下来自然就是说说林黑儿了。

林黑儿1900 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红灯照”的组织者。自称“黄莲圣母”。生于天津南运河上船户人家,一说天津土娼。

幼时学过拳棒,曾随父亲在上海等地卖艺。当时正是帝国主义在中国日益横行之时,她的丈夫李有因触犯洋教被捕遭毒打,后病发而死。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至天津地区,号称“天下第一团”的义和团首领之一张德成,由静海北上天津设总坛,她起而响应,在天津侯家后南运河船上设坛。领导青年妇女约二三千人组织“红灯照”,自做“大师姐”,打击在华洋人。六七月间,八国联军进逼天津,她率众与张德成等联合作战,在老龙头车站及紫竹林等地攻击侵略者。后因清政府对帝国主义妥协投降,乘机夹击义和团,使义军伤亡惨重,张德成负伤。天津沦陷后,她亦负伤被俘后杀害。

林黑儿1900 清末天津义和团首领之一,“红灯照”的组织者,那么“红灯照”又是什么

红灯照,一作红灯罩,是义和团运动中的女性组织之一。一般说法是她们全身穿著红色装束,手提红灯笼,故称作红灯照。

红灯照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