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13(1 / 2)

加入书签

:“郑置使与蒙军作战多时,当知蒙军破城之后会是一番怎样的惨景吧是役,能够随将军南撤的崇捷崇锐军不过万余人,这其中还有半数以上是伤兵,如今驻扎在临安的这五万人的崇捷崇锐军,实力已远不及当初的三万人了。”

“竟有这等事。”闻言我心头不由无名火起。咬牙切齿地说道:“这厮可恨,竟靠大宋军士地血肉大发横财”

“余兄可是因为此事而支持阎妃的”顿了顿我又接着问余玠道。

\奇\“正是。”余玠点了点头说道:“此贼不除。日后必为天下之患,是以当阎妃通过丁丞相前来拉拢余某之时,余某想也未想便率军前来了。”

\书\“郑老弟”张虎两眼一瞪,凑上前来对我说道:“此番你正好可以接近这厮,以老弟地身手,不若待时机一到,便将这厮给”

说着。张虎便摆了一个手起刀落的姿势,然后便与王承两人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

“胡闹”还不等我回答,余玠便低声骂道:“照此形势,我等手刃此獠之日已不远矣,又如何能让郑贤弟前去冒此大险”

“是是”闻言张虎不由呵呵一笑,拍了拍脑门道:“张虎一时心急便没想到此处,老弟原谅则个。”

“余兄可曾想过。”我皱了皱眉头说道:“这阎妃一党比起这贾似道来,只怕有过之无不及”

“为兄又如何能不知”余玠冷哼一声说道:“阎马丁当。国势将亡,早已传遍了临安的大街小巷了,为兄支持阎妃,也只是权宜之计而已。”

“那么余兄就不当心养虎为患么”我摇头说道:“如今得势的是阎妃一党,若余兄还支持着阎妃,那么不出数月。想必阎妃便能尽掌朝中大权,说不定到时连皇上也要惧她三分了。唐朝的内宫宦臣掌权之祸,余兄难道还不能引以为鉴吗”

“贤弟,贤弟是说”余玠将信将疑地望向我。

我无言地点了点头,拔出案上的腰刀递还给余玠,然后沉重地说道:“据郑言所知,边疆大军地调遣除了丞相的文书之外,还需皇上的圣旨与虎符才成,余兄的崇捷崇锐军能调至临安想必也不例外吧那么余兄可曾想过,为何阎妃拉拢余兄。接着立时便能得到皇上调兵的圣旨与虎符”

“难道皇上竟已将朝政交与阎妃一党手中”王承大惊道。

“还不至于到这番田地。”闻言余玠愁容满面地说道:“因为调兵的圣旨确是皇上亲手所书。但这至少可以说明阎妃已能左右皇上决策朝政大事了,那么此时离皇上大权旁落之日。便已不远矣”

“而且倘若余兄继续支持阎妃,那么西川与大宋联合抗蒙一事,便随即化为泡影,此恐非大宋之福”我在一旁又添上一句,同时心中暗叹一声,赵昀大权旁落终究还是不能避免的,就算今日大权不会落在阎妃手中,日后也会落在贾似道手中。不过这又能怪谁呢是赵昀自己不要的,赵昀为了享福而不理朝政倒也痛快,只是这却苦了他地后继之人,最后到了赵显做皇帝之时,甚至发展到贾似道退朝,皇上也要起身相送的地步

“难道我等便就此放过贾似道这厮不成”此时的张虎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气愤,对着我怒吼一声道:“楚州数十万军民难道就这样白死了而且我等还要助那贾似道一臂之力亏你还口口声声地说是为了大宋百姓”

“张统领息怒”闻言我不由苦笑一声道:“楚州军民之仇自是要报,但如今形势却关系到大宋江山之稳固。至于贾似道,日后再与他算帐也不迟。”

“张虎是个粗人,自是不明白江山社稷的大道理。”张虎两眼一瞪,毫不客气地对着我叫道:“张虎只知道要为楚州的军民报仇,不让贾似道这厮再有机会去害别人。倘若你生怕得罪了这厮便自走你地阳光道也罢,如今却来劝说将军,这又是何道理”

“住口。”余玠怒哼一声,不满地望了张虎一眼,然后转向我道:“贤弟言之有理,我等皆被仇恨所蔽,险些铸成大错。如今我等该如何做”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十二章 水师

“呼”送走了余玠一干人等之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在此之前我一直不知该如何面对余玠,也不知该如何跟他解释。如今这个问题不但已经解决了,而且还成功地说服了他保持中立。让其保持中立,主要是我不希望贾似道那么轻易地获胜,而且从适才张虎那不善的表情,我也看出选择让余玠保持中立而不是倒向贾似道一边是明智的,因为崇捷崇锐军中不知还有多少人与张虎的想法是一样的,若强要让余玠倒向贾似道一边,似乎是在强人所难。

此次临安之行看来进行得还十分顺利,我舒畅地往床上一躺,张开双臂伸了一个懒腰。说服了余玠这个关键人物,以后的事就好办多了,除了此时还身在皇宫之中的翠莲

想到这里,我刚放松的心情不由再次紧崩起来。以前在临安之时,皇宫我也没有少去过,特别是第二次在临安期间,每天早晨都要进宫早朝。但就算如此,我在皇宫中走过的地方还远没有十分之一。很多地方若不是有黄门领着,或许还要迷路。如今要在这么大的地方将翠莲救出,当真是谈何容易。更何况,皇宫的那数丈的高墙是任何人也没有办法逾越的。不过好在我也并没有打算翻过那高墙,对我来说,要想进那皇宫便只有一个希望。现在就等贾似道的地图了,但愿那地图不会让我这仅存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才好。

“徐松”我突然想起了一事,便坐起身来对着门外大喊了一声。

“置使大人有何吩咐”不过一会儿。徐松便拱手出现在了我地面前,自从马眈在途中“阵亡”之后,徐松便一直领着那两百余名“护卫”时刻守卫在我的身边。

“不知现今徐队将所领的两百余人之中,对箭术有研究的却有几人”我随口问着,脑中却想着我来临安之时,为我示警的那一箭。

到了临安我才想到,那一箭恰好在我掀开窗帘时射入。倘若有人一直在路旁跟着部队前行。直到我掀开窗帘时才发箭,那没有道理不会被徐松等人发现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便是发箭之人就在这两百余名“护卫”之中,而且当时想必也一直在我的马车旁。

“略通箭术地倒也不算少。”闻言徐松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说道:“我队中的百余人之中,便有半数军士箭术还算不错,而原马队将所辖地百余人,属下就不甚清楚了。”

“可有箭术出类拔萃者”我依然不死心地追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