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节阅读 150(1 / 2)

加入书签

掌难鸣,黄齐贤却不气馁,他化惊恐为力量,一面努力的传播消息,败坏刘同寿名声,另一面也是悬梁刺股,誓要在会试中争口气出来。但自身争气对小道士的打击还不够给力,能破坏对方的图谋才真正大快人心。

所以,这段时间,他经常往绍兴会馆跑,考试前夜也是住在了此处。

这个时代的会馆,就是类似同乡会的机构,由某些已经发达了的官员或商人筹建,专门给同乡提供居住、消息等便利。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是会馆最热闹的时候,很多出身寒门的举子,都会来此地落脚。出身本地的翰林,也时而会出现在这里,与后辈讨论经学,评价人物,预测会试结果,也算是扬名声,拉关系的一种方式。

于是,久而久之,会馆就成了举行文会,消息汇聚的所在。

刘同寿本来也有心到这里落脚。

不过,如今绍兴人当中,最显赫者莫过于余姚谢氏,主持会馆的正是谢家老大谢正,刘同寿自然也没必要来自找晦气。其他士子都以他马首是瞻,也就来的少了,这一年,成了绍兴会馆成立以来,最为冷清的一次。

诸多因素夹杂在一起,会馆上下对刘同寿当然不会有什么好感,但也没人打算冒头起刺儿。神仙打架,原本就没有凡人掺和的余地,那黄、王二人的境遇,不就是最好的前车之鉴吗

一个已经注定和功名无缘了,另一个尚在苟延残喘,不过看这架势,也撑不了多久了,那小仙师可是金口玉言,一说就一个准儿的

否则,他怎么会只在紫禁城打了个转儿,就力压邵真人,成为了天子驾前的第一红人

“蹬蹬蹬”一阵脚步声急响,一下将众人的注意力给吸引了过去,楼上的士子本来就没什么声响,楼下争论的客人们也安静下来。

“出出来了”那人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

“具体结果呢”

“还不知道”

“嗨”叹息声连成了一片,所有人都很失望。

“不过,有人看到了,出来的时候,张阁老面色铁青,夏部堂却怡然自得”报信的大喘气,不过倒也没人怪他,因为所有人都品味出来这个消息中,所蕴含的信息

“没抽中”一片惊呼声。

“中不了了,老天,我的银子”也有人撕心裂肺的嚎了一嗓子。

“还来得及去下注吗”更有人心存侥幸。

“来得及个屁啊那些庄家的消息灵通着呢,赔率八成已经调完了,还能给你拣这个漏”

底下吵闹成了一片,雅间内,黄齐贤等人已经是热泪盈眶了,老天有眼呐,小贼终于恶有恶报了。

第177章 大规模严打

顺天贡院坐落在崇文门东南方,离得很远就能看见那座天开文运的大牌坊,牌坊下面,则是熙熙攘攘的一大群人,让刘同寿不禁联想起了后世高考和官考的盛大场面。

当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候考的士子们手中拎着的是个篮子,另外,众人还要根据来自的省份集结了之后,才能等候唱名入场。

这些事都用不着刘同寿操心,他参加会试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但同行的举子中,多有经验丰富者,引路、介绍、说明,全都有人张罗了。

刘同寿兴致盎然的东张西望,其他人的情绪却有些低落。他们了解的比黄齐贤那些人更详细,这次被抽中的,是翰林学士张璧出的题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事情又回到了原点。

本来负责出题的就是翰林院这二位,虽然最后要从皇帝那里过一手,但一般来说,只要没什么犯禁的漏洞,皇帝就不会驳回。

但是,对刘同寿来说,问题就很严重了。主辱臣忧,已经打定主意,抱定小道士这颗大树不放手的士子们,心情当然不会好。一向最活跃的梁萧,此刻也显得很是沉默,半天都没说一句话,也不知是因为初考紧张的,还是太担心。

“焉有此理,咱们浙江来的人最多,怎么会排在最后提学官却是哪个怎么如此差的手气”刚走近牌楼,就听得有人大声喊叫道。喊声中,饱含着委屈和不甘。

“与提学官有何干碍,蒋兄难道不知么这是特意安排的,就因为咱们浙江举子中,多了一个特例。”

“这却是什么道理就算有人得位不正,与我等又有何干系怎还搞起了株连”

“就是,就是。如此做法,着实让人无法服气,我等何不一同向考官申述”

“对。同去”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风,本来刘同寿的待遇就很让人眼红,这下又影响到了大家的切身利益。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知道,想取得好成绩,主观的努力程度固然是主因,但客观条件也是很重要的,考试场所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贡院里,考生须得在各自的单间中进行考试,那单间也叫号房,约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是个相当狭小空间,考生需得在这里渡过三天时光。

号房本身都差不多,不过,根据位置、房屋质量的不同,区别还是很大的。若是赶上那靠近茅房的臭间。这三天的苦楚自不待言;就算不是臭间,如果是个把边的位置,棚顶、墙壁再年久失修,漏点风进来,那乐子就更大了。

尽管已是春天,但京城的二月还很寒冷。窝在斗室里吹风考试,肯定不是什么好享受。

为了防止舞弊,号房的分配也是随机的,而不是象后世那样事先设定好。巡场考官会将同乡打散安排,具体轮到哪一间,考生略有些自主的余地。不过,那是先进去的福利,后进去的就不要存有这种幻想了,听天由命才是唯一的选择。

浙江来的举子人数本多,这一嚷嚷起来,动静也着实不小,其他省份的士子纷纷转头相看,远近围观的百姓更是兴致大起,指指点点的议论起来,几个懂行的人身边挤了一大圈人,不时发出一阵惊呼声。

不听不知道,科举真奇妙,要说这考试的说道还真多呢,长见识啊。

纷乱间,也有那眼尖的,注意到了刘同寿一行人,心下都是惊疑,当即向身边的同伴求证。见过刘同寿的人不多,但韩应龙和孙升在京城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却都很高,顶着未来状元榜眼的名头,也不知遭来了多少白眼和诅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