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替身帝君 分节阅读 49(1 / 2)

加入书签

d我只是去看看她。我忽然想起她对我说的话,她应该是知道的她有做最坏的打算。”

沈知行未乘车,去乾元殿的路上,他想了好多。

他想起先帝说过,希望天能遂人愿,要他和班曦顺顺利利的。

这顺顺利利,指的是等到班曦十六岁临朝,之后,储君班曦会与他沈知行成婚,登基前,他们会就有孩子,如此,班曦继承大统后,亦能顺利少忧患。

只是天意从不会听从人的渺茫心愿,他和班曦,没能顺利。

人生路只有两条,顺利的无法通行,走在脚下的,就只剩满是坎坷的那条了。

路上,飘起了雨,傅吹愁跑来送伞。

“我没让铜钱来,有些话,没办法说给别人听。你拿着伞别再病了。”傅吹愁道,“不管如何,我与我舅舅,我们一定会尽全力的。”

沈知行接过伞,看了眼傅吹愁的表情,了然,他轻声说道:“你放心皇上不是不明之君,如是天意,无论如何,都不会迁怒傅家。”

他点明了说,傅吹愁愧疚不已。

班曦手指敲着桌沿,看也未看,端过药碗一饮而尽,又拿起一张折子,批阅同时,说道:“傅大人,不必如此神情,实话实说吧,朕这胎能不能成,太医院可有商量出结论”

傅邈肉眼可见比前些日子瘦了一圈,跪在地上,低声说道:“尚有些凶险臣恳请陛下,准臣回府请家父”

“哦,朕记得你们傅家,专攻生产一事。”班曦笑了笑,云淡风轻道,“如此也好,朕也踏实些。”

她润了朱笔,垂眼道:“你也不必太过紧张,朕知道,生产向来都是死中求生,自古以来,没几个女帝顺畅过想来她们也与朕一样,既要准备迎接天下最大的喜事,又要备着自己的丧事,唉”

班曦放下笔,笑道:“所以,朕心里清楚朕要面对什么,朕都不曾怕过,傅邈,你还怕什么做你该做的,做好就是。自古以来,你可看见哪个女帝因此事惩处过太医”

傅邈叩首。

“生产看天,非人力所阻。无论有无迈过这道生坎,任何人都不得降罪太医,这是祖制,也是王朝将来的希望”班曦道,“起来吧,告诉朕,留住它,有几成需看天”

“六成。”傅邈说道,“留给臣的,只有四成生机。”

“也不少了。”班曦笑容苍白。

她今日见了红,虽最后有惊无险,可精神却大不如之前。

长沁轻轻推开门,走上前来,放轻声音说道:“陛下,帝君到了。”

“他来做什么”班曦心提在嗓子眼,手放在了小腹上,不知为何,她竟然有些怕沈知行知道她如今的身体状况。

长沁小声道:“帝君他来送东西”

“啊不知会是什么”班曦勉强提起精神,坐直了些,“让他进来吧”。

沈知行合上伞,缓步迈进殿内,立在一丈开外,说道:“累了吧偶尔,陛下为该歇一歇,任性几天”

班曦:“你来给朕送什么”

沈知行说:“送吉祥与陛下说说话。”

“哈”班曦喜上眉梢,调皮道,“朕第一次知道,有人能把两手空空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作者有话要说:e大家似乎觉得不够火葬场那以我烧煤的数量标准为准,大家只准备好孜然就行。

第56章 情与愿

班曦已经养成了习惯, 即便身体疲倦, 无人来叫, 她也会在时辰到了的时候, 准时睁开眼睛。

这天, 她刚刚睁开眼,就撞进了沈知行的瞳孔中。

他的眼眸很认真地看着她,班曦愣了好久, 脸逐渐热了起来。

已经多久没有回味过这种单纯的少女心动时的暖热了

她忽然很想回到从前,从前她对沈知行的感情纯粹又简单, 想起他,就没有多余的沉重的杂念,只有开心与欢喜, 轻飘飘的,普通白云一样的喜悦。

那时不像现在,喜悦也不再轻盈,反而复杂又麻烦,一个喜欢夹杂着人世间所有的麻烦。

陪伴也不再是陪伴, 人都在变,所有人, 包括她。

班曦眼前模糊一片, 心中又沉又冷,而她的肚子这个时候,也变得万分沉重,就想铁块压在心上, 又把心坠进了腹中。

“好讨厌。”班曦喃喃道。

她好讨厌现在的自己。

想要的,全都是身为皇帝也无力得到的镜花水月。

想留住的,又像她肚子里的这个孩子,嘲笑着她握在手中的权力,时时刻刻都在提醒她,她什么都办不到。

你有失去我的可能,而你却无法左右最后的结果。

门外的宫人起身了,天光破晓。

班曦长叹一声,慢慢将头埋在沈知行怀中,之后深吸口气,撑着胳膊起身。

沈知行拉住她,说道:“偶尔陛下也应该学学萧成的睿宗。”

萧成的睿宗总是不上朝,就算是一年中十分重要的朝会,她也总会迟来。

宗总有句话,尽管被天下人耻笑唾弃,但她之后的每一任皇帝,都知道她说的有道理。

睿宗道:“昏君庸君,亡不了国。朕即便是荒唐三十年,大成照样是大成。天要亡我,朕再勤勉,都要做亡国之君。天要兴苍生,朕再荒废朝政,天下十三州也会安然太平如今我大成四境无忧,国富民安,朕少上两日朝罢了,又有什么关系朕无治理天下之才能,少上朝也算是造福众生了。”

班曦脸色难看,勉强坐起身,笑道:“朕在你心中,已经是睿宗这样的皇帝了吗”

“曦儿”沈知行拉住她的手,只是刚刚醒来,班曦的手就已经渐渐失去温度。

沈知行道:“气血不畅陛下还是静养吧。”

班曦:“那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了”

她表情古怪:“睿宗说过,除了青史留名的千古明帝,其余的皇帝,全都是庸才。朝政并不难处理,守成也不是什么难事。庸君勤勉一生,就算颇有政绩,百姓也并不念好。朕初登基时,胸怀伟志,想大刀阔斧精简吏事,强军拓边,可一年来也不过是像一滴雨落去大海,起不了波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