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章(1 / 2)

加入书签

诗题是县令给的,诗中须带水。

李笑被许扶斯踢了出去,学生们埋头写诗,身为夫子的先生们便凑在一起,聊聊天。

说起诗的话,听说你们少京书院的王适文写得一首好诗。

哪里哪里,不如你们南江书院的叶闻

许扶斯轻笑了声。

一众人立刻看向他,南江书院的一名夫子忍不住不满的开口,许先生为何发笑?

许扶斯慢条斯理道:没,就觉得你们说话甚是有趣。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知道许扶斯的言下之意,顿时有点尴尬,有的脸色还有点不太好看。

很快学生们写好了自己的诗,由专门的人封上姓名,送到知守的手上,知守看过一遍后传给县令,县令看过一遍后传给院长,院长看过一遍后再传给各位先生,等到全部阅完,再行鉴赏,然后选出自己认为好的诗作,得票最多的,就是第一名了。

为了公平,如县令知守这样身份地位的,都是最后选。

我觉得,有一名学生作的卜花令甚是不错。有一名夫子开口说了,语气欣赏,很有意境,全诗除了诗题没有提及一个花字,且句句皆有水,然却若花景。

而且文辞优美,对仗工整,若是让我来,只怕也做不出这么好的诗。

别的夫子跟着点了点头,他们也看到了这篇,第一眼就被惊艳了,其它学生虽作得也不错,但比起这篇,到底还是逊色了一些。

还有一篇沧海颂也不错,气势磅礴,其中的卷字,怒字,断字用得十分巧妙。

许先生怎么看?有人看向许扶斯。

许扶斯官方的说了一句:都行,都不错,乃我大燕朝栋梁之才,未来可期。

李笑:

夫子你可真敷衍。

众夫子评析之后,南江书院院长何承也选了自己认为不错的卜花令出来,县令和知守也不出意外,挑出了卜花令。

结果出来,卜花令第一。

知守撕开封姓名的封条,李笑,名字取得不错,不知是哪个书院的?

李笑懵逼的站了出来,就,就这么拿了第一了?

他听那人说他的诗,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可是这些不是基本操作吗,对仗工整文辞优美不必说,什么以物寓它物,虚实结合,融情于景

是青山书院的。

没想到青山书院这么厉害

把少京书院的都比下去了。

李笑很不好意思,少年脸颊有些微微的红,低垂下眼眸,小声道:我,我在我们书院,是倒数第一的,子辛兄才厉害,他是我们夫子唯一夸过的学生,可以七步成诗。

众人:

-_-

(_)

把我们打败的你在你们学院居然是倒数第一???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放在许扶斯身上,真的假的?能七步一诗?这种才华,可堪比曹植了吧?

如果有爽度测试表的话,现在许扶斯的耳边应该是爽度+1+1+1+1,可惜没有。

许扶斯可惜的叹了叹,忽然觉得有些乏味,也看不出什么开心不开心,下一场吧。

下一场,同样是李笑胜,再下一场,还是李笑胜。

此时众人看许扶斯和李笑的眼神,已经很不对劲了,少京书院的学生三次下来,连连摇头,行文如云流水,辩论能说会道,实在比不过。

他们也认输得干脆。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次论坛会和平结束的时候,许扶斯忽然抬了抬下颚,看向脸色不太好的叶闻,轻笑了下,道:听闻叶公子学有天赋,贵院还示意我将子辛带来与之相比,如今看,连我院排行末尾的学生都比不过,名不副其实啊。

叶闻的脸白了白,没想到许扶斯会如此奚落他。

院长也变了脸色。

他想的是在学院论坛会上让叶子辛败于闻儿手下,好安叶家人那边人的心,万万没想到,剧情来了个反转,被打脸的人是他。

叶家的事太大,在南江早已人尽皆知,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着俩人,这个时候,目光难免微妙了起来,就连知守,也难免露出了看好戏的表情。

叶闻努力让自己笑,许先生说笑了,我与子辛是兄弟

哪里来的兄弟?许扶斯挑了挑唇角,似笑非笑,他的身份是真正的叶家嫡公子,你的身份如何你自己不清楚?

叶闻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心里恨许扶斯恨得要死。

许先生,谭知守和陶县令还在。南江书院的院长提醒着。

许扶斯缓慢的说了句失礼了,却看不出有什么我真的失礼了的歉意在里面。

叶闻咬了咬牙。

作为三试第一,李笑得到不少好的奖励,拿了奖励后,谭知守和陶县令也离开了,离开前,谭知守还夸了李笑一句年少有为。

李笑现在可以说是十分兴奋了,尾巴恨不得翘上天,不过夫子在身边,不敢表露得太明显。

夫子,我们现在就回去吗?

他乖巧的询问着。

路边一名老人扛着插满糖葫芦的稻草人经过许扶斯面前,许扶斯买了一根下来,盯着鲜红的糖葫芦微微发怔,李笑询问他时,已经做好了现在就回去的准备,不想得到另外的回答。

想在这里玩一会儿吗?

李笑连忙点头。

许扶斯笑了笑,将糖葫芦拢进袖子里,那就玩一会儿再回去,刚好我也要去的地方。

夫子要去哪里?

去许扶斯想了想,声音竟然有些温柔,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待过的地方。

第7章

燕二十九年。

十七岁的许扶斯带着十一岁的小殿下来过一趟南江。

毕竟南江是燕朝繁华圣地之一,这里水运发达,有着燕朝最长的运河南北运河,中途还有水渠连接其它运河,可以说燕朝六城,都可以由南北运河连接起来,总长约一千五公里。

乃世界壮举。

而现在谢陵上位为帝,也让户部继续开拓南北运河,到现在,南北运河已经有两千多公里。

无数的商船在这条运河上行驶,运输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在南江,你可以听见不同的口音,许扶斯还记得他带谢陵来时,谢陵坐在水船上双手抓住扶栏来看,眼睛亮晶晶的样子。

十一岁的谢陵,许扶斯想了想,身高大概有140的样子。

而十七岁的许扶斯已经有175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