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44(1 / 2)

加入书签

d年纪心眼比筛子还多。

“大少奶奶。”秋氏走了过来红着脸道:“大少奶奶,婢妾给您做了两个肚篼,您看合不合适。”

“姨娘,做女红很费眼睛,你不用替我操心的。”在这个家里,真正辛苦的是秋氏,一日三餐任劳任怨去取,回头还要浆洗衣物,还要带孩子,没想到还替自己做女红,皆因为之前那个肚篼被江飞远揣进了怀里,她嫌弃直接让秋氏给江景远做了尿布。

“大少奶奶,婢妾没事。”秋氏道:“要不是大少奶奶,咱们家哪有这样的好日子。”

秋氏看得出来,江丽远这个大小姐看不起大少奶奶,但却又依附着她。

这些世家小姐真正就像是吸血虫一样的,秋氏也看不起。

做人,最基本的就是感恩,她不懂

正说着话,江景远醒了,秋氏就将她抱了过来。

“真乖,来,叫大嫂。”一岁多的小娃娃,长得白白的,虽然不胖,但也肉嘟嘟的,马如月真的很喜欢,只要在家就会逗她。

“大嫂”软软糯糯的一声大嫂,还没长齐的牙,清口水跟着流下来。

“哈哈哈,真逗。”马如月一边拿了自己的手绢给她擦着口水一边回头对秋氏道:“姨娘,看看二小姐真乖,一天一个样,以后就会长成大姑娘,长大后一定像姨娘一样温柔漂亮,姨娘,你的好日子在后面呢,你以后会享二小姐的福的。”

“承大少奶奶的吉言。”秋氏听着这话心里很慰贴,是的,比起眼前的马如月,她至少有未来,她还有一个二小姐,可是,大少奶奶除了守着那个牌位,什么都没有,女人是同情女人的。

马如月知道秋氏的心思,对同情一向是不屑的,她是马如月,她不需要同情,小小的江家还困不住她。要不是想着替原主报恩,这会儿早就远走高飞了,她不信自己还活不出个人样子。

第九十二章 情况严重

江智远果然去了学堂,有江二老太爷的默许,先生自然对这位半路弟子关照有佳,又发现人家确实是读书的人才,立即就告诉了江二老太爷。

“那是我们江家的希望,有劳先生费心了。”送走了先生,江二老太爷心里矛盾异常。

为公,他当然希望江智远能考个功名;可是,他也知道,一旦江智远考上功名,江家大族的很多东西就会有所改变。

于私,他恨不能将大房压得死死的,大房就只有这么一个江智远,压住了他一切就没有变数了。

想了半天,最后决定任其自然。

“我告诉你,你去学堂有两个目的。”江二老太爷找来了孙子:“一就是跟着江智远,不管你是玩还是学习,时时刻刻跟着他;第二个,就是改变你之前的各种不着调的气息,让那马氏对你刮目相看,到时候水到渠成,我就让她转房给你当媳妇儿”

“好的,爷爷,孙儿一定听您的。”跟着江智远很无趣,这人就是一个书呆子。

不过,为了女人,为了那个还是黄花大闺女的小寡妇,他忍,他乐意

看着江飞远出去的背影,江二老太爷叹了口气,这孙子太不是孙子了,心里就只有女人,学什么学,他几斤几两自己还不清楚吗

让他跟着江智远,就是要耽搁他的时间,故意引诱他不上进,这也算是一个间接的法子。

“大嫂,那个混蛋又来了。”江丽远看着江飞远心里就窝火。

“他来他的,你和姨娘在屋里绣你的花,关什么事呀。”不得不说,江飞远的脸皮不是一二般的厚,江智远根本就不理他还是每天准时报道。

他来的时候也没有再像以前那样盯着自己不转眼了,不过,马如月依然从他的眼底看到了那份奸滑,狗又岂能改得了吃屎的习惯,哪怕拿着一本书和江智远相对而坐,也不过是挂了个羊头卖个狗肉。

“二哥,看书累了吧”

“二哥,不如,我们一起去打牌可好玩了,才学会的”

“二哥,你喝过酒吗”

悄悄的问着江智远,马如月就将这些话当放屁,如果江智远自己心性不坚被诱惑了也活该。

人一生总会面对各种诱惑,你连你自己的目标都看不准,经历了这么多还不有学乖,那谁也没有办法的。

“大嫂,您去哪”江智远突然问着马如月。

“我今天不当值,我去马家村,明天中午直接去大伙房。”马如月意外的发现,现在她的先遣受限,不管去哪儿,江智远都会问一遍。

暗恋中的小男孩,理解

马如月的态度很是和蔼可亲的。

江飞远总会来山上,大嫂离开也是好事的。

“大嫂,路上小心一点,注意安全。”江智远说完这话就将眼睛转到了自己的书上,老天知道,此时的他很想目送她离开,但是,江飞远就坐在他对面,他不敢

很多事他都不敢。

就如得罪江飞远,大嫂说没必要,坏人总会有很多招数防不胜防,好不容易摸清楚了一个,为何要挑明了呢,不如就装着糊涂也好应付。

还有大嫂,自从遇狼事件后,江飞远内疚尴尬了不少时间,经常一宿一宿的失眠。

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大哥,一方面却又觉得这是对的。

是的,大哥没了,大嫂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挑起了大房的大梁,待他有出息之时一定要照顾大嫂。

不是那种单纯的照顾,而是娶她为妻,照顾一辈子,疼她一辈子。

就如她自己所言,她再强悍也不过是一个女人,她可以坚强她不愿意逞强。

女人该做就是相夫教子,就是躲在男人身后享福。

大嫂经历的苦难,他一笔笔记在心中,她付出了多少自己以后加倍的偿还。

马如月去马家村的路上遇上了江三老太爷。

“嗯,上了一趟街,买了十斤油,才远家的,咱们现在情况有点严重,你和方氏在炒菜,油可得省着点花,这油我是计划着用到明年二月间的。”江三老太爷语重心长:“你是不知道,外面好多地方都说饿死人了,咱们江家还好还有族中照料”

饿死人的事马如月也听说了。

事实上,江家大坝也快要饿死人了。

听人说十六叔家里的有个一岁多孩子饿得天天躺在床上,爬都爬不动了。

马如月想着一岁多的孩子就该如江景远一样一说一个笑,口水长流,蹦蹦跳跳,再想着那个可怜的孩子,心里就难受得慌。

“如月,吃吧。”谭氏今天煮的是稀饭:“天天吃黄瓜你也吃不够吗”

“娘,这黄瓜估计也吃不了几天就没了吧”这都是秋天了,所有的瓜果都都开始凋零了,好在谭氏又种下了不少的红萝卡白萝卜,也该要种小春了,到时候一定会多种麦子。而且,在马如月的叮嘱下,他们栽下的红薯也收获了不少。

相对于马家来说,江家大坝今年连红薯都没有栽下,一点红薯种下到地里全都没长出来。

都说是因为天干长不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