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89(1 / 2)

加入书签

d用手扳,还让婆子端盆子来很是奇怪。

泥团扳开后,一股香味传了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鸡肉。

真的好香啊

“来就是了,怎么又是酒又是鸡的,是怕府中没你们吃的”王氏笑道:“你这般热情就是见外了。”

“夫人说笑了,这酒是自家酿的,鸡也是自家喂的。”马如月道:“都不值钱,就是让夫人偿偿。”

王氏笑着让婆子端进厨房,也留了马如月的饭。

“不会打扰钱大人吧”马如月就知道王氏应该是要留饭的,特意让马如建去了一碗香酒楼等她。

“我家老爷在衙门用饭,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支脚不沾边的。”王氏叹息一声:“边关不稳,朝廷抽丁,难啊”

话题送到自己面前了。

“那就叨扰夫人了。”马如月叹息一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卫边疆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的职责,我们家二少爷也要去呢。”

怎么会

“二少爷可真是一个热血汉子。”王夫人疑惑的问道:“他不是准备下年去宜安州府下场参加科考吗怎么想着去参军啊其实报效朝廷的方式很多种,并不一定只是去打仗,文人也有文人的作用的。“

“谁说不是呢。”马如月很是认同:“二少爷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上战场我和大小姐姨娘都不放心,可是据说是参军的名单上已经有了他的名字,哪怕是花钱也不能不去。”

王氏是一个聪明人,一下就知道了马如月的来历。

“还有这种事,回头老爷回来了我给问问。”王氏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如果老爷那边能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恕我愚昧,能不去还是不去吧。”

“多谢夫人。”马如月道:“我也劝说二少爷能不能就不去,说句难听的话,他去的话数十万将士他当不了将军,但是朝廷说不定会少一个状元郎。”

“对,就是这么一个理,那可是朝廷的损失。”王氏连忙点头。

马如月对王氏是心存感激的,看来今天她是来对了的。

两人从朝廷说了到家庭,最后说到了厨艺上。

王氏对她夸赞有佳,还说钱大人都有印象,江家大房出了一个很会做菜的厨娘。

“如月嘴馋了一些,总是喜欢去折腾吃食。”马如月笑道:“当不起大人的夸赞。”

“呵呵,我们家老爷不好酒色,就好菜肴。”王氏笑道:“目前为止你可是我听过他唯一夸赞过的人。”

“大人抬爱。”马如月想不到钱大人居然是一个吃货:“改天有空请大人和夫人赏脸,如月亲自下厨做几道菜,再喝点这种果子酒,聊聊天什么的。”

“这个主意好。”王氏笑道:“等老爷将这事儿忙过以后就可以的了。”

“但愿国泰民安。”马如月知道这事儿忙过了江智远的事也就落地了,到时候肯定少不了答谢一番。她都想好了,直接去一碗香酒楼,借了赵掌柜的锅灶搞一桌出来,顺便也捞点钱财给江智远做盘缠:“对了,夫人,若是二少爷的名额能花钱解决的话,如月就是倾家荡产也愿意保他下来,让他去参加科考。以二少爷的聪慧才智,他一定是一个状元之材。”

“放心,这事儿我会向老爷问问的。”说话间就有下人来通知入席了:“如月,请”

“夫人请。”事情只要她放在心上了,这饭菜自然也就能吃得下了。

上桌前,钱夫人还特意问了厨娘是否将另一只鸡送到县衙。

“回夫人,早已按您吩咐给大人送去了。”婆子答到:“这会儿大人应该也在用饭了。”

如此甚好,等钱大人回府的时候自然会提及那只鸡的味道,话题就能拉开了。

马如月感激王氏对这件事的看重。

男子吃饭似虎,女子吃饭要数,两个女人吃饭还保持了食不言的习惯,马如月有心事倒也感觉不到别扭。

第一百八十八章 谁在做怪

钱大人回府的时候王氏照例又是一番关怀。

“饿了吧,刘妈,传饭。”端茶倒水当一个贤内助是她的本份:“知道老爷喜欢吃一碗香的龙虾,妾身特意让人去买了一份回来。”

“呵呵,吃得这么好啊。”钱大人笑着接过茶盅道:“对了,今天中午吃那份鸡也是一碗香买的吗”

“老爷这次猜错了。”王氏抿嘴笑道:“老爷,您可知道这道菜叫什么名字”

“未曾吃过,也不知道名字。”钱大人道:“我钱某人胸无大志,就想吃遍天下美食,不曾想到现在连这个县城的都没有吃完。真是愧对我这贪吃的罪名。”

“老爷,这道菜的名字很奇特,唤作叫化鸡。”王氏道:“老爷说得很对,这个县城的菜确实没有吃完,妾身觉得,想要吃完,估计得请一个人回来。”

当听说是江家大族的大少奶奶马如月时,钱大人说没有印象。

“老爷,就是您去年夸赞过的江家那个厨娘啊。”王氏道:“说起来还是有缘,她居然是江知府的儿媳,可惜的是,江家大少爷福薄命短,这个能干的女人早早的就守着寡了。”

“江知府的本官倒是听说过。”钱大人叹息一声:“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谁也没想到他正值中年会得了急症而亡,更没想到江夫人情深意重会追随他而去。祸不单行,江家大少爷又得了重症不治,可怜啊,堂堂一介知府最后留下了孤儿寡母的几人。”

“谁说不是呢。”王氏也痛惜不已:“更让人想不到的还在后面。”

王氏一边给钱大人倒着果子酒一边将江智远被人写上名字要去边关的事说了。

“怎么可能”钱大人刚拿起筷子又重重的拍在了桌上:“是谁在作怪”

“老爷息怒。”王氏连忙劝道:“妾身虽然不懂朝堂之事,但是也知道抽丁是有规定的,有功名的人家不抽丁,独子不能抽,五抽二三抽一,这江家二少爷无论哪一条都不符合,名字却被早早的添了上去。老爷,这事儿要传扬出去还不坏了老爷您的名声”

钱大人做为父母官,怎么可以胡作非为。

“岂有此理。”钱大人饭也不吃了:“这一定又是他们得了谁的好处,不过我倒是奇怪了,谁会和江知府的儿子过不去宝方,你去给本官查清楚此事。”

“是,大人。”宝方立即领命而去。

“老爷别生气了,气坏了身体不值,来,吃饭吃饭,妾身为您剥虾。”王氏就知道老爷对此事不会坐视不理。

很多事不是他不管,而是根本不知道,下面的人打着官府的旗号干些不着调的事败坏了名声。

一个时辰后,宝方回来了。

“大人,小的已经查清楚了。”宝方嘴角泛起一丝嘲笑:“大人一定想不到吧,想让江智远去边关的是他江氏的族长。”

什么

“江家大族此次要抽丁十二个,江二老太爷给了此次负责抽丁的刘周利二两银子,将江智远的名字给添了上去,说好了怎么也不给抹,哪怕给二十两银子也不让。”宝方道:“小的已打听到,这个江智远是江知府的二子,长子早逝,此子也算是独子了,关键是,他从小读书就很聪慧,要不是孝守估计都已经有了功名。让这样的人去打仗,小的觉得帮不上忙不说,还可能是拖累。”

“好,本官知道了。”钱大人眯了眯眼。

江家大坝六百亩田地都是江昆明置办下来的,毫不夸张的说,他大公无私的用自己的俸禄养着整个江氏族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