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 分节阅读 188(1 / 2)

加入书签

d子,让她不要有自卑之心。

离京城还有四十多里的小镇上,马如建将马车停了下来。

“娘,我们休息一宿,养好精神,明天就能见到二哥了。”马如建将马车交给了客栈的小二,向掌柜要了两间紧挨着的客房:“掌柜的,普通房就行,但是热水一定要早早的打来,我娘年纪大了,坐了一天的马车疲倦,让她洗了解解乏。”

另外就是准备给买些吃的。

吃着掌柜说自己店上的菜时,马如建心里摇头叹息。

娘是越来越吃不惯这些地方的饭菜了。

是的,这些年养成了娘挑食的坏毛病。

当然,也不是说吃好东西,而是口味。

“感觉没盐没味的,不好吃。”上一次客栈娘就说过这问题:“我都是被你姐给害的,她教了一珊做的菜全是麻辣酸甜各种味道都有,口味吃高了,再出来吃这些清淡的菜就没有胃口了。”

这会儿一听又是清淡的。

看来老娘又要受点委屈了。

实在不行的话,要不自己做一点吧。

马如建想起了姐姐炸的那个鱼皮花生米。

这么香脆的东西让马如建一下就涌起了强烈想吃的欲望。

当然,他也知道,这个客栈肯定是没有的。

不过不要紧,只要有食材就行。

马如建去了客栈的后厨。

“您说的那些食材您看看这儿有没有”大厨听说客人要亲自动手问食材,他觉得很奇怪,自己一个大男人掌勺是为了生存,结果还有比他更厉害的,为了老娘能吃上合心意的饭菜居然想要自己动手。

马如建抬头一看,得,还真有

花生米也不缺。

他能记得姐姐是怎么操作的。

嗯,不管了,先实验一次。

“我真有天赋。”看着被自己酥得黄澄澄的鱼皮花生米,马如建忍不住夸赞起了自己。

真的,颇有几分姐姐手艺的真传。

“想不到你还有这本事。”谭氏看着儿子端上来的一碗鱼皮花生米眼睛一下就亮了。

马如月做了不少出来,结果好的全被这小子送到了一碗香酒楼讨好未来媳妇儿去了,她吃的都是马如月做的一些残次品。

结果,远离了故土,还能看到如此熟悉的杰作,谭氏的忍不住夸赞了一句。

“那是当然,您也不看看是谁的儿子。”马如建是真的骄傲了:“娘您想要吃什么菜,要不,我给您做去”

他清楚的记得姐姐说过的话,做菜就是做一种心情。

他现在心情挺不错的,总算要到京城了,离回乡的时间又近了一天。

是的,马如建从离开宜昌县的那一天起就盼着回去。

因为他的媳妇儿人选还没能定下来。

兰英至自己走了都不敢出门,想想他就七上八下的。

她不会真的不嫁自己而选择去嫁给别人吧。

那自己没在宜昌县的日子可千万别出什么妖蛾子。

一边跟着厨子学着切菜,一边想着马如月说的菜要怎么炒怎么配料才香。

凭着他惊人的记忆力,还真是炒了一盘烂肉芹菜出来端到了谭氏的面前。

“娘,您偿偿,儿子的手艺。”这一次马如建是真的骄傲了:“看看,娘,您儿子多能干,连菜都能做了,这以后在京城,您要是吃不惯这儿的饭菜,不用您动手,儿子就能给您做出来。”

“行了行了。”谭氏哭笑不得:“你一个大男人围着灶台转,你觉得很合适吗”

与其这样想,还不如给她讨一门媳妇儿回来伺候。

“你姐说得对,在京城还是得做生意,要让咱马家兴旺发达。”谭氏道:“你的脑瓜子向来还够用,你就好好的想想要干点什么才能赚钱。”

马如建摇了摇头,他还真的不知道要干什么呢。

姐姐说京城人多,生意好做;同时,京城也是人多,生意又不容易做。

为什么,好做只针对达官贵人而言的。

每一个发展好的商铺背后都有一个后台。

如果生意好,但是没有后台,这个商铺很快就会易主。

“到时候看看吧。”马如建一边催着老娘吃鱼皮花生米一边道:“姐常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肯定就有我马如建。”

“你呀。”谭氏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个脑袋瓜子确实好用,但是却摆不上大的场合去。

这小子最怕的是麻烦。

“娘,这味道好不好”突然间马如建跳了起来:“我干嘛要和他们一样开铺子什么的,我为何不做轻省一点的生意,比如就做一个作坊什么的行不行”

“行,你说什么都行。”谭氏真是被他吓了一大跳:“你赶紧的回你屋子将那枕头垫高一些,好好的想想什么做才行。”

一惊一乍的,这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学了女儿的稳重。

第三百四十二章 母子相聚

“二爷,老太太和三爷来了。”元西原是不认得马如建的,但是谁没事会冒充别人老娘呢。

一听门房说马家老太太来了赶紧的禀报。

“娘。”看着马如建从马车上将娘扶下来,马如青连忙上前帮忙:“娘,您累了吧,一路辛苦了。”

“不苦,我们走得慢,如建怕我累着了都是边走边歇的。”谭氏看着儿子似乎比走之前都胖了一些,白了一些:“你还好吧”

答案其实已经不言而语了。

“挺好的,娘。”马如青一边扶着谭氏往内院走一边道:“这是姐夫的府第,姐姐说您来了就住主院。”

“住什么主院,随便哪间屋凑合一下就行了。”女儿好不如女婿好,这既然是女婿的家她自然不能当成自己家的一样。

“娘”马如青听她一说就知道心里有想法,想想也就算了。

“那住左边这个院子,这是江景远住过的地方。”马如青自己住的是客房,好歹给娘一个院子要宽敞一些。

“不了,客房还有房子,咱娘仨就住客房。”主人不在,也不能随便。

三间客房,母子三人就安置下来。

马如建和哥哥聊起了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也说了他的打算。

“你的想法挺好的。”马如青点了点头:“开作坊确实也不会太招人眼,本钱也不用太大,只不过,销路会是一个大问题的。”

关于做生意的事,马家兄弟仨人都跟着马如月学了一点本事。

做之前先调查,核算成本,预估利润。

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都不是这块料子,从来没有亲自动过手。

这一次想要在京城做,一切就要慢慢学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