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豺狼当道 第165节(2 / 2)

加入书签

把杜王妃带出去后有同僚过来讨教一二,问他怎么这么快就让人犯松口?

顾衡面色淡然地叹了一口气,“听说杜王妃素来有洁癖,虽然不怕死但未必不怕脏。她对敬王殿下用情至深,那几张纸不过是攻破了她的堡垒,同牢的那些死刑犯才是杜王妃不能忍受之重……”

※※※※※※※※※※※※※※※※※※※※

不会有人说男主在报私仇吧?

第二八三章 绸缪

摛藻殿内, 皇帝放下手中的折子悠长的叹了口气,对着几个心腹臣属道:“这件谋逆案能够这样风平浪静的解决最好, 其中顾衡居功至伟, 我都没想到那杜氏竟然这么快就反水,还供出敬王另外几处藏匿大宗金银的地方。”

顾衡自然谦了几句为人臣的本分。

皇帝满意的左右看了一眼,想了想叹道:“你们商议一下,看看给敬王一个什么样的处置最合适?先皇临去的时候一再嘱咐我要对兄弟们宽厚,只是让我万万没有想到他竟不知何时生了觊觎之心……”

明眼人都知道这件所谓的谋逆案有猫腻,以皇帝的真实本意恨不得把这个亲兄弟摁在水里闷死, 但有些冠冕堂皇的过场还是要做的。

建章殿大学士温铨如今是大皇子的师傅,如今前途一片看好。恨不得与以往断得干干净净好表一表自己的赤胆忠心, 就当仁不让的站出来当了这个出头椽子, “既然证据确凿, 理应将罪人交由六司会审,最后判一个斩立决也算对得起了!”

屋子里就响起了细微的嗡嗡声, 连皇帝也觉得这个处置太过, 微微蹙着眉头道:“敬王再有不是也是我的亲兄弟,我曾经在先皇面前承诺保他一辈子平安无事。先皇大行还未过两年,总不能让我食言而肥……”

他抬头看向站在末位的一位老者,温声问道:“康先生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不引人注目站在最后头的老者正是昔年在潜邸的康峤。

自端王登基成帝之后, 因为爱惜康峤的文采和处事老成,特特封了他一个从五品的侍讲学士。闲时依旧给大皇子授课, 平日还可以自由出入翰林院。

康先生眉眼微微一抬, 浑身上下依旧儒雅风度, “在座的都是朝中栋梁,哪里有我这个老朽之人说话的余地。只是既然皇上问起,我就少不得述几条浅见。敬王殿下谋逆之事已成铁案,难就难在如今百废待兴不易大动干戈,传出去凭空让北元和东夷笑话。”

皇帝不住点头,态度和煦的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康先生志得意满的高挑着一边眉毛,悄悄瞄了一眼顾衡,这才轻笑道:“既然是这么一个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的活祖宗,不如先将敬王圈禁起来,不许人进来探望也不许他出去。每日粗茶淡饭只许他读书练字反省己过,天长日久的磨下来那不该有的心思总会消磨几分。”

皇帝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看看,长者考虑问题就是比你们这些人要周到细致许多。动则打打杀杀,传出去我的名声难道很好听?”

温大学士一脸的醍醐灌顶如梦初醒,小意地陪笑道:“我早就听说康先生学富五车,没想到处理这些种棘手之事也举重若轻,难怪能教出顾大人这种出类拔萃的徒弟!

康先生为人素来细心周到,加上这几年在端王府盘桓早把早些年的傲气收拾得干干净净,闻言谦虚拱手道:“前前后后我也只教授了他一年的功课,实在算不上什么正经师傅,全靠他自个勤奋才能精进学业!”

康先生在莱州沙河办西山精舍收受几个学生,完全是一时兴起。虽然用了三分心思,但平日里最喜欢的还是邀约三五个好友辨经识文,对大部分学生完全是散养。要不是顾衡后来窜的太快,康先生根本就记不起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弟子。所以他这话别人以为是谦虚,其实说的是实情。

温大学士若有所思的打量了一眼顾衡,见他神情淡漠并没有接自己话头的意思,就讪讪一笑,“老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顾大人还是有个好师傅领进门才能有今日之成就。”

一顿马屁拍得别人不接招,讪笑之余就只剩令人无地自容的尴尬了。

作为从前和敬王派系走得极近的官吏,温大学士肠子都悔青了。好在当今皇帝不是刨根问底秋后算大账的性子,才让自己的改弦易帜变得不那么惹人注目。但他心里也明白,虽然皇帝看似重用,但十个温铨加起来也没有顾衡一个人的分量重。

温大学士又羡又妒,都是皇子们的老师,在这些朝臣的眼中为什么还要分个三六九等?

皇帝将这一切尽收在眼中,却视而不见的微微一笑,“顾衡马上在附近找一处环境清幽点的地方,将敬王单独看押,人手和所需费用都从刑部走,另没有我的手书任何人不得随意探望。”

余下来又商量了几件事,满肚皮打着官司的温大学士根本就没有闲情听。总想着赶快回家找一个无人的地方呆着,感受一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轮流转的悲愤。

现在想来如何不让人满腹心酸,当自己在朝堂上立足挥猷四方的时候,顾衡还是一个在乡下进学的小秀才。奈何跟错了主子站错了队,竟然眼睁睁的看着一个小卒子扶摇直上成了刑部二品侍郎……

温大学士故意落在人后,想等人走完了再出去。转过一段宫墙时,却见一位老者正施然负手望着远处。

他顿了一顿,忙上前拱手笑道:“正有事要请教康先生,没想到康先生就在近处。择日不如撞日,还请康先生容我做一回东道,到前头的仙茗居喝一盏茶。”

康先生气定神闲的转头,“我是特意等待此处的,说起来你我同位大皇子的老师,却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商议一下日后,毕竟大皇子的前程事关你我家族的兴盛……”

温大学士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脸上的神情也越发热切,“早就想过来请教先生,奈何皇上对先生也颇为倚重,三天两头的请您进宫陪他下棋说话。我往您的府上递了几回帖子,奈何每回都见不了菩萨上不了真香。”

康先生哈哈大笑,知道这也算是一个活得极为通透的人,根本用不着自己话说得过于直白。干脆伸手拉着温大学士的胳膊道:“我也觉得你极合我的脾气,干脆今天也不喝茶了,到我家里陪我喝两盅酒。”

温大学士激动的胡子都要颤起来。

——康先生在潜邸时就是端王长子的西席,另一个更重要的身份其实是端王得用的幕僚。这样一个平时够都够不着的人物,竟然主动邀约自己去喝酒,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

康先生在有一个柳树胡同独自租赁了一个小院子,只雇了一位姓黄的邻居大婶帮着打扫和做饭,平日里清清静静的连鸟雀声都少有。

说是请喝酒,但是摆在桌上的酒水和酒菜都是温大学士自掏腰包买来的堂食。一番推杯交盏之后,两个已经热络络地开始称兄道弟了。

康先生平时并不重口腹之欲,但悠然居的这道香酥雀脯肉外香里嫩,吃在嘴里连骨头渣子都没有。因为用了特殊的秘制调料,口齿之间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香。

一口气连吃了半盘之后,康先生终于心满意足的停箸,“你给大皇子授课也有半月有余,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几杯酒下肚,温大学士也有些上脸,听了这话后忙恭恭敬敬的答道:“天资聪慧平生罕见,能教授这样的学生是我天大的荣幸。”

康先生满脸微笑,“是我向皇上举荐的你,满朝文武当中只有你担任过两届春闱主考官。才学和人品自不必说,最难得的是这份平易近人最值得人称道。”

温大学士怔了怔,忽然就长身而起做了个深揖,声音有些哽咽道:“虽然皇上不念旧过,但我以为这辈子不受打压就是天之万幸。没想到还能成为大皇子的老师,全仗先生美言救我于水火。日后若有差谴,请先生尽管吩咐。”

康先生笑得一脸谦和,“说什么旧过不旧过的,往事咱们各为其主各凭本事罢了。如今朝堂上下百废待兴,还是要有温大人这样的中流砥柱出来主持,要不然任凭一群宵小上窜下跳,国家何日才能振兴?”

温大学士拿起酒壶,小心地给康先生酙了一杯酒,也不管对方只是个从五品的侍讲。好半天才叹了一口气,“我知道好多人都在背地里笑话我,说我说我以一身侍二主。可是先皇既然点了端王为太子,我就老老实实的转而侍奉新皇有什么不对?”

他不着痕迹的小心睃了一眼,“朝中的顾衡,齐为民,方熬同素来以功臣自居,他们也不好生想一想,同为为国尽忠的朝臣,难不成还要分成上下几等?有时候我被人挤兑的真是心灰意冷,恨不得挂冠求去。要不是遇着老大人暗中伸援手,说不定真的已经成行了!”

康先生皱了皱眉头,“怎么如此没有志气,古时的那些名臣谁不是几起几落,怎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裹足不前?咱们这位皇上最是讲实求真,只要你踏踏实实的办差,迟早会天下闻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