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章(2 / 2)

加入书签

咸阳城殿宇众多,规模之宏大壮丽,远超大唐。

始皇帝灭六国后在渭河北仿照六国宫室修建的殿宇,渭河之南举世闻名的阿房宫,以及传说中的始皇帝十二金人,都彰显着威严壮丽。

等等。

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阳光下美轮美奂的宫室。

秦末咸阳其实是遭受过战火的,不管阿房宫是没修完还是被项羽焚毁了,总之能确定的是,咸阳有许多宫室都遭受了兵燹(xiǎn)之祸。

就算秦始皇还在位到底为什么,他也不知道,他也不敢问咸阳宫室完好,阿房宫也已修筑完成,但是那里头隐隐绰绰的人影又是怎么回事?

不是征发戍卒的话,宫室中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

穿着赭黄色龙袍的李世民,在这个水德尚黑的朝代中,十分显眼。

当年诸国并存的时候,服饰颜色倒是非常的鲜艳,魏尚红、齐尚紫、秦尚黑,七国崇尚之色各不相同。

而且这是先秦时代,龙说实话,也还没重要到推为国神的地步,善龙是祥瑞,恶龙该杀的时候也得杀。

帝服上绣的是十二章纹,始皇帝改革简化了帝服,将祭祀礼服改为纯黑的袀玄,更没什么纹饰了。

显眼的、未来庙号太宗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对大秦的现状一点都不了解,于是他选择了开口问。

然后,他的三观受到了冲击。

其实吧,之前他就知道张仪已经有几百岁了,这个大秦的画风和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他也是能接受的。

但是接受起来总得给他时间不是?

*

李世民觉得自己像个没见国世面的外邦蛮夷。

那些外邦小国来大唐朝贡的时候什么表情,他现在就是什么表情。

阿房宫的威严壮丽确实很引人注目,但是他还是能接受的。

毕竟这是依靠人力和时间就能达成的。

可是,阿房宫中驻扎的诸多修武人神,就超过了他的理解范畴了。

人类可为仙神,但那些人不是久修成仙之辈,就是死后转为的鬼仙。

像大秦这样,举国修仙不对,按照他们的说法,应该是修武的,这天底下能找出几个?

而且

李世民看了看专门被送到他面前作样本的混沌异兽,形貌不一,但是破坏力是真的很强大,而大秦的修武者组成军阵,便能在低阶的时候干掉混沌异兽。

整个大秦的灵气浓度,也很高李世民对灵气没有太深切的感知能力,但是,在这里待久了,他的魂体都能感受到一种舒适,这是真实存在的感受李世民能够理解他们所夸耀的小天界、地上天界是个什么概念。

这样的大秦,想要与天界扳手腕,李世民能够理解了。

而且,从认同感这个方面来说,秦人同样是人族,又同为华夏,更让他能够认同。

至于秦人所说的,他们所处的是东胜神州这件事,李世民想不通。

虽然是四大部洲,但是彼此之间相隔颇远,真要联络,是要经历千难万险的,何以他南赡部州久远前的史书,将东胜神州的历史记载得明明白白,甚至东胜神州未变,但南赡部州以之作为自己的历史,并按此发展下来呢?

莫不是,东胜神州与南赡部州,从前乃是一体的,可是后来南赡部州分离了出来,东胜神州大秦仍存,可是却对南赡部州失去了统治力,于是汉高祖斩白蛇起义,他们再一路发展下来?

至于为什么史书上的大秦和这里的大秦发展有那么大的区别。

插手史官记录、希图篡改史书的在位帝王李世民露出了了然的神秘微笑。

史书记载真的那么可靠吗?也不一定啊!

李世民的脑洞大开,自己就脑补出了诸多的理由。

大秦的人也不会主动去纠正他的认知错误,所以这个误会就那么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李世民还去见了大秦先代、如今的某些大臣先代的国君们可以闭关,一来有充裕的修炼时间,二来也是不碍如今帝位上那位的眼。但是大臣们都是要出来发光发热,为建设美好新大秦而奋斗的啊!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名臣本来就多,什么白起、商鞅、范雎、张仪、李斯、王翦等等,这些人再全都扎堆出现在一个时代,合格帝王、人才收集症患者李世民:我好酸哦!

啊,至于这些猛人为啥都好好地活着,生平经历和史书上不太一样这种小事,别问,问就是史书记载有误。

至于现在是始皇帝一百二十九年这种事,呵,就更不需要问了,问就是已经长生了嘛!

来参观了一路,被秀了一脸的李世民,终于来到了最后一个地方。

传说中的大秦国师的住处。

这位同样不在史书记载之列的大秦国师,不知寿元几何,据说从秦景公那时候就来到秦国,大秦如今的武道,便是这位传下来的。

他们之所以联络李世民,就像之前张仪透露的一样,武道修行在秦国已经延续了数百年,而武道又能在短短数年之间便提高战力,很是可观,他们已经不能忍受神仙妖魔再将人族作为棋子随意摆布了。

这位大秦国师面如冠玉、风姿特秀,只是不留髭须,俨然一个俊美郎君、世家公子,若是寻常人,这样的模样就是靠不住的黄口小儿正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可是,这位已经不知存在了多少年,寿数不知几年,任是谁见到他,都要保持敬畏之心。

*

李世民从自己的寝宫中醒来。

大秦一行的记忆模模糊糊,就连之前见过的张仪,如今在他脑海中的印象都模糊了,更不用提那位国师的了。

若不是他还清晰地记得一点内容,甚至到了忘都忘不了的地步,他一定会以为自己在做梦。

虽然和佛门的要求不一样,但是选择气血雄厚的少年、青年前往东胜神州求道这一茬,也太有既视感了吧?

明明是让大秦主动联系的大唐,但是在传道授业这方面显得吝啬了许多的唐无易:主动送给别人的,别人就不会珍惜了!

拒绝千里送这方面,还是要和佛门学习一下的!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东游

裴和出自于裴氏, 作为此次大唐东行求武的成员之一,他还担负着一个任务那就是尽可能地了解更多大秦的消息。

是的,传说中的那个大秦,直到快启程的时候, 千挑万选选出他们这些人来的陛下, 才告知了他们真相。

裴和知道, 收到这个任务的不只他一个人。

这一批入选东游的人, 因为有气血雄厚这个要求,来源就比较复杂,有些是府兵子弟多是内府, 但也有部分家资丰厚、底子也厚实的外府子弟有些是将门、世家子。

但不管怎么样, 都能算能信得过的自己人。

裴和作为衣冠风&流的世家子里, 少有的能入选的人才, 会被托以这个重任, 也是情理之中。

不是他看不起那些府兵和将门子, 除了同样出身世家, 或有渊源的, 剩余的人家中藏书能比裴氏多的,恐怕是少之又少吧!

裴氏自秦汉以来, 历六朝而盛, 是关中郡姓里数得着的郡望。

而且天下无二裴, 天下所有的裴氏都出自于同一个祖先, 同一个姓, 不像某些氏族, 氏名相同,但得氏来源的姓却不一样。

裴氏出自于嬴姓,乃是秦公族之后, 他们的始祖便是秦景公之同母弟后子针。

虽说秦不重公族,但是,指不定就能拉上这一重关系呢?

自门阀世族兴起以来,家族的概念愈发强大,众家族子弟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国唐继隋后,还算好了,几十年前南北朝各国分立的时候,这情形才叫严重虽然是前往时代远早于他们的一个帝国,却还是忍不住将现在的观念往上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