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1 / 2)

加入书签

钱旭阳盯着那份文件,封面上《乌雀山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他根本不知道律风已经完成了这种东西,震惊诧异的伸手拿过来翻看。

钱副院说:李院已经说了,等这报告通过国家批准,律风就是桥梁分院的特聘桥梁设计师。你明天就去一建,再在桥梁分院待下去简直是丢我的脸。

钱旭阳正看到那张匪夷所思、弯弯曲曲的设计图,听到这话,反而问道:不是批准了才聘他吗?万一上面不通过呢?

毕竟,他可看不出这种盘山桥有什么可实践性!

不通过?!钱副院眼睛都绿了,你读的研究生读成傻子了吗?看清楚这份研究报告没有,知道上面给出研究数据的人都来自什么单位吗!

钱旭阳没见过他爹发这么大脾气。

他赶紧认真的翻到编制人员部分,见到一长串熟悉的单位标注。

建筑集团第一建设分公司、建筑集团第二建筑分公司、工程学院研究所、大学研究院

它们每一个单位开放校招,都能迅速招满国内顶尖985、211最优秀的研究生和博士。

这些单位,一行字一行字写成的报告,完完全全是一份乌雀山大桥建设说明,根本不需要更多的人指手画脚,只需要照图施工。

钱旭阳本以为简单的可行性调研,瞬间成为了一本不可能挑出错漏的典籍。

他甚至瞬间觉得,搞不好这本报告,未来会成为他们A大研究生教材的一部分,让更多人钻研学习不可能建成的乌雀山大桥。

钱旭阳念头一起,立刻明白了。

这样的报告如果都不能得到国家的支持,那就没有报告能够通过国家的批准。

他白了脸,问道:那我的编制

都这时候了,还想着编制!钱副院恨铁不成钢,明天开始跟一建的人画图纸,我叫他们专门给你安排画乌雀山项目的分段工程图,好好学学律风的设计!

《乌雀山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院审核,递交到上级的第二天,档案馆再也没有那个摸鱼的身影。

钟珂还奇怪的问了一句钱旭阳的去向,律风是半点儿不感兴趣。

有那时间,不如在整理一下乌雀山大桥设计的研究专题,提前考虑考虑,大桥开建之后需要面对的难题。

律风待在会议室,继续着他的日常工作,一边等待着报告谨慎的审批。

因为没有了设计的迫切需求,所以他又回到了早睡早起的日子,还能跟殷以乔隔着时差,聊一聊建筑设计的新奇观点。

乌雀山大桥经国家批准通过的消息,出现在一个夜晚。

律风收到消息的时候,正准备洗洗睡,却忽然被吴赢启的电话震得呆愣。

他说:律风,乌雀山大桥正式获得批准,等到明年开春,乌雀山的冰雪化了,就能动工了。

吴赢启只是单纯描述着动工的大约时间,律风却见到了一幅如画的景象。

冰雪覆盖的深山峡谷,在春天暖风的吹拂下消融掉最后的冷意。

然后,他们建设乌雀山大桥的队伍,趁着春暖花开,浩浩荡荡地进入那片人迹罕至的深山,开启一段漫长又充满希望的工程。

他抑制不住情绪,也不管英国那边的殷以乔是不是忙。

一个视频电话拨过去,接通之后他便立刻喊道:师兄,过了!

我们乌雀山大桥的审批通过了!

殷以乔从没听过律风这么兴奋的呼喊,隔着电波信号都能感受到他强烈澎湃的激情。

他站在安静的办公室,正持着针管笔修改《山水逍遥》的线条,听了这话竟然想不出什么恭喜、庆贺的话语。

只是眉眼温柔,直白地说道:嗯,真好。

乌雀山大桥获得批准的消息,第二天一早,就登上了新闻页面

《乌雀山大桥可行性报告获国家批准!》

《进藏再快四小时,乌雀山飞架巨龙桥!》

《十二年规划,乌雀山大桥终于来了!》

一则则新闻,包含着媒体人对乌雀山大桥的期待。

早在这座大桥立项的时候,他们关注着这座将要在乌雀山高峰上建立起的桥梁。

但是他们绝对没有想到,这座桥会耗时十二年,变成了如今盘山奔腾的巨龙模样!

紧随宣布乌雀山大桥获得批准的新闻,更多关于乌雀山大桥盘山设计的详细内容从官方传了出来。

盘山蜿蜒的引桥,飞跃峡谷的主桥,整个乌雀山大桥的设计图,带着漂亮的渲染色泽,简直是深绿山脉之中一条恣意洒脱的银龙。

不少关注国内建设的媒体,在发出关于乌雀山大桥消息时,都忍不住感慨:

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桥,真的是长见识了!

长见识的不只是网络媒体,还有国院里各路行政人员。

他们没有参与到乌雀山大桥项目之中,仅仅依靠道听途说了解了律风想法的独到之处。

如今,他们翻看着漂亮恣意的盘山桥概念图,仍是觉得不可思议。

居然这么快、这么快,律风就能够扛起桥梁分院的大旗了!

这就是天才啊。

办公室的人听了消息蠢蠢欲动,之前我们给桥梁分院专门配置办公系统不知道好不好用,我要去看看。

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冯主任有几个资料需要填一下,我顺便给他送送。

一时之间,大家都有工作得亲自去一趟桥梁分院才能完成。

为的就是亲眼去桥梁分院逛一逛,看看乌雀山大桥新方案的大功臣。

然而,他们这群想要围观律风的家伙还没出门,就收到了一份国际EMS。

国院涉及的项目众多,经常和许多国外工程展开合作,收到国外送来的快递不稀奇。

但稀奇的是,这封EMS寄件地址竟然是英国,收件人笼统的写着国家设计院。

如此指向不明的EMS,最终都归办公室签收。

他们怀着好奇拆开来,竟然抽出了一份印戳严谨的信封,上面还封着传统英国气息的火漆。

这么隆重的信件,国家设计院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们小心翼翼拆开封口,抽出来的信纸用材考究,边缘烫出了精致的花纹,还有独特牛皮纸暗纹。

上面用漂亮的英文花体,潇洒地写着内容。

拆信的人皱着眉念道:额,尊敬的国家设计院,我们什么什么一直是建筑方面

就算他们是国院的行政,也不代表英语水平能够流畅的阅读这份措辞郑重的花体英文信。

正当他们愁眉苦脸,考虑是不是找个翻译器拍照的时候,忽然有人眼前一亮。

后面有!

拿着信的人,赶紧翻到后面的页面。

相同繁复漂亮的纸页,换成了宋体字清楚的写着邀请函

中国国家设计院敬启:

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始终秉承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开展建筑学术研究宗旨,致力于开展国际建筑学术交流。

贵院优秀的建筑理念和设计经验,在建筑、桥梁、道路、城市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有目共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