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章(1 / 2)

加入书签

而他坐在座位上,感受到车身漂移,重力失衡,差点以为自己会命丧此处,直接去往天堂!

队伍都走下去差不多了,克里姆还坐在后排缓不过来。

同伴们见他这样,纷纷劝道:

你如果害怕得走不动,也可以等我们游览回来后,坐车下去。

您不舒服吗?克里姆先生?我刚刚看到这里竟然有医院,要不要去看一看医生?

医生!快,医生!我怀疑克里姆是真的被吓到了

哼。

克里姆神态傲慢,被激得站起来下车。

他不后悔,根本不!

他发誓,就算车门外的律风盯着他,他也一定不会回握律风的手,更不会回应什么亲切问候。

可惜,克里姆走出车厢,律风并没有如想象一般向他伸手。

而是视线诧异地穿过他,看向了他的身后。

他皱眉回望,发现考察团最后一名评委,慢慢走了出来。

那人戴着一副眼镜,穿着厚重臃肿的羽绒服,像个文绉绉的学者。

律风见到他那一刻,眼里完全没有了克里姆的影子,只希望身前碍事的家伙赶紧离开,他才好上前一步,去搭把手。

然而,碍事的克里姆并不懂得谦让的道路。

律风便径直掠过他,伸手主动扶了学者的手臂。

在克里姆惊讶的视线里,律风用前所未有礼貌的声音问候道:翁总工,您好,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律风。

不是讲解员,是设计师。老人推了推眼镜,就着律风扶他的手,拍了拍律风的肩膀。

老一辈总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心头的期望和高兴。

翁承先站稳了脚步,开心笑着问道:我还想藏在评委团里悄悄的看看你,怎么被你认出来了?

律风说:吴院说您成为了国际桥梁协会的常委,我就想着您可能也会过来。

原来是老吴通风报信啊。

翁承先说话,有着与吴赢启截然不同的欢快腔调。

他没有律风想象之中的严肃、沉默,反而开心笑道:去年前年我就想来看乌雀山大桥了。这桥设计好,建得好,桥梁结构、空管耗材、施工技术都进行了针对性优化,很有学习和参考的意义。

可惜太忙了,这才有机会过来看看。

翁承先说的是桥,视线却始终落在律风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欣喜。

他说的话,听在律风耳里格外舒服。

懂桥、爱桥、钻研桥的人,即使第一次来到乌雀山大桥,也早就研究过了乌雀山大桥的一切。

而不是像其他人似的,兴奋地去看风景,把他这个讲解员忘在了一边。

忘了也是好事。

律风陪着翁承先慢慢往观景台边走,有了和翁总工独处的机会。

这位主持建造了曲水湾大桥和国内众多著名桥梁的工程师,一身亲和的态度,使律风极容易联想起老师。

相似的年纪,同样的健谈。

乌雀山大桥景致在前,说出来的却是桥梁工程相关的话题。

专业得令律风受教。

翁承先建造了律风最喜欢的曲水湾大桥,难得能够见到本人,他不禁问道:翁总工最近又在忙什么?

国内稀缺的技术骨干、项目总工,应当是很忙的。

他好像一个崇拜前辈的晚辈,全然没有窥伺机密的意思,单纯出于一种好奇与期待。

期待祖国广袤大地上,又出现一座桥梁奇迹。

可翁承先竟停下脚步,认真凝视他。

律风升起困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问了什么不该问的问题。

没等他道歉,翁承先就压低了声音,我悄悄告诉你,你不要告诉老吴。

气氛忽然变得神秘兮兮,像要讲述什么惊天大秘密。

律风赶紧凑过去,翁承先说道:南海隧道应该要动工了。

普通一句话,律风听得神情震惊。

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南海隧道,简直是律风从小听到大的传说。

那是一条计划修建在南海之下的深邃通道,像神话故事里的一样,人类可以乘坐火车、汽车在海中穿行。

再也不用等待飞机和渡船了。

如今,神话想象里日行千里的坐骑高铁、飞机,随处可见。

可那条热热闹闹计划了二十多年的隧道,因为各种原因消失了踪影,连媒体都不再提及这个概念。

只有列举绝不可能完成的神话工程里,才会出现南海隧道的身影。

律风什么都没说,可脸上写满不可思议。

如果他面前站的不是翁承先,他一定会说

既然南海隧道都能动工,那么地月空间经济区、天河工程的竣工也不远了吧?

翁承先见他这样,立刻低声问道:想不想听我说说隧道规划?

想!

超级想!

作者有话要说:各个桥梁项目负责人:我们缺人,我们要律风!

翁承先:来来来律风,我给你讲个南海隧道的神话故事。

-

南海隧道参考的台湾海峡通道,公路铁路两用通道,集桥梁隧道人工岛为一体,直连大陆与台湾,已筹划23年,还没动工。

希望早日动工.jpg

天河工程:在大气边界层到对流层范围内存在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可将其称为天河,基于大气空间的跨区域调水模式。

简单说就是人为控制降雨,跟地月经济区一样,都有点中国正在努力实现神话传说的意思。

第32章

南海隧道这样传说中的超级工程, 律风从小就听说过。

然而,翁总工亲自讲述,绝对言简意赅, 直切小朋友好奇的关键。

他说:现在桥、隧、岛结合的总方向差不多定了, 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最后的设计方案,和需要实验攻克的难题。

初步方案更倾向于两桥一隧, 或者三桥两隧的连续性建设,再考虑一下南海通道公铁两用的情况,可能会多加桥梁路段, 减少隧道路段。

从南海立安港到宝岛富云县,全程135公里, 只要建完它, 我们就是全球唯一哦。

翁承先说话,总是不由自主挑眉,带着对项目的期待和信心。

跨海的风险、建设的难度、南海与宝岛之间的协商沟通, 在他心里都不算什么难事。

他扑在规划方案上,跟律风讲述高铁在海面桥梁飞速运行, 又直冲海底穿过深蓝水域的波澜壮阔。

他说:最近设计组已经在动手搞方案渲染了,虽然我对他们做的设计不是很满意, 但是高铁从隧道里冲向海面的景象确实很震撼人心。

毕竟跨越一百三十多公里海面的通道。

无论是上桥、入隧、出隧,都与那片蔚蓝海域充满了浪漫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