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1 / 2)

加入书签

律风听完笑出声,师兄,你居然还有怀疑技术不过关的一天?

因为这是你的设计。殷以乔语气透着无奈,你不在,我又怎么敢大言不惭的说,一定没有问题。

殷以乔想做的翻修。

律风最初的设计是新建。

截然不同的建筑理念,落在现实之中,自然存在巨大的分歧。

然而,律风却认为没有问题。

无论是在深山中翻修出一座自然城市,还是将枯燥乏味的城市归于自然,只要是殷以乔想做的建设,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创造。

他这边点开《山水逍遥》平面设计图,那边跟殷以乔商讨去掉一些毫无必要的炫技装饰。

律风只有谈论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才会感受到无拘无束的自由。

这种久违的快乐,盖过了他许多繁杂的念头。

他隔着电脑屏幕,和殷以乔视频通话,传图、涂鸦。

哪怕随手用鼠标画一张简略示意图,殷以乔也能马上领会到他的表达。

于是,律风说了很多想说的话。

除了

我想回家。

鱼平大桥项目组在来了三位国院老设计后,气氛有了微妙不同。

菲律宾建筑师仅仅当做多了三位老师。

中方这边,却时刻等着律风和老设计师们做交接。

在他们眼中,律风能够即兴绘制烂泥湾桥梁,主持设计南海隧道跨海大桥、完成乌雀山大桥的人,就不该一直呆在菲律宾浪费才华。

哪怕是不受欢迎的钱旭阳,也清楚里面的暗潮涌动的潜规则。

毕竟,他出发之前,吴赢启就非常明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这次援菲,尽量接替律风工作,让他早点回来。

在这样时刻有着交接悬挂头顶的气氛中,每一位新到场的设计都适应得格外快。

三位老设计师,迅速分担了律风大量工作。

就算律风被菲律宾建筑总公司弄走开会,他们都可以掌控整个项目组,继续设计图的绘制。

高效分工之下,初版设计图按原定计划完成。

当所有的资料提交审核,等待菲方敲定具体动工时间后,忙碌了快四个月的设计师们终于拥有了短暂而悠闲的假期。

终于可以好好去菲律宾逛逛了,整天两点一线,周末都像没休息一样。

可惜不能回国。菲律宾到处都是海景,看都看腻了,再远点又不安全,估计最多去唐人街玩玩。

设计师们讨论着放假做什么。

钱旭阳却盯着律风。

这位不爱闲聊的设计师,心情愉快地收拾着笔记本电脑和散落的草稿,难得连钱旭阳都能看出他很高兴。

律工呢?即使钱旭阳不受待见,依然主动问道,休假准备怎么玩?

玩?律风的思绪被打断,一时没能回过神。

他顿了顿,回答道:我可能没空。

初版设计定稿,律风就有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殷以乔聊一聊《山水逍遥》。

之前还需要顾及第二天画图审图的精力,现在得到了休假,律风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挂在网上,随时和殷以乔沟通。

山里的情况和城市不同,高楼的外层不能用这种反射玻璃,我们得另外考虑。

少用玻璃,多用吸光性节能板怎么样?顺便进行能量循环,减轻深山的用电负担。

羽毛纹理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进行修改。哈尼族的花鸟纹、景颇族的团纹都挺不错的。

简单的设计,经过律风和殷以乔的探讨,随时可以成为符合民族特色的山水建筑。

他最初凭借一腔热爱,凭空创造的模型,总算有了实体依托。

连修改起来都充满了激情。

殷以乔一边笑,一边记录着律风的每一个调整。

他们各自负责着改动《山水逍遥》的景色与建筑,力图重新制作出能够贴近现实的建模。

即使他们远隔海洋,也像是回到了C.E似的,共同为了一项新作品努力。

只不过,如今的律风更加自信,更加从容地表达着属于自己的想法。

殷以乔觉得,律风很快就会回到他的身边。

和他一起走遍适合建设《山水逍遥》的地方,慢慢将构想付诸实践。

他有些迫不及待。

特别是从易兴邦那儿听说了鱼平大桥初版设计通过审核的内幕,就更加笃定

律风用不了多久,就会回来。

中国对青年人才的渴望,绝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

律风参加交流会,意外成为了菲律宾复苏计划象征,也该在尽心尽力设计大桥五个月后,结束任务了。

一想到这里,殷以乔连出行洽谈合作,都笑得如沐春风。

并且毫不保留的告诉这些对他下一个项目充满兴趣的商客,他和师弟一起计划着一件筹谋了多年的大项目。

国院知名设计师和国际知名建筑师双双携手的大项目,着实引发了不少猜测。

原本只有国院神通广大的多面手才知道的消息,渐渐变为了建筑界茶余饭后的谈资。

毕竟,南海隧道在那里,立安港综合旅游区也在那里。

师出同门的殷以乔、律风,每一次合作都给他们带来了巨大惊喜。

这样的惊喜逐渐扩散开来,伴随着鱼平大桥敲定具体动工日期的消息,变成了双喜临门。

国内晚饭后的新闻,都在热烈报道不久后举行的鱼平大桥开工典礼。

仿佛这座桥梁埋下奠基胶囊,宣布动工,就建立起了中菲未来二十年坚不可摧的友谊之桥。

殷以乔看着新闻播报,随手给律风发送消息。

鱼平大桥下个月就办开工典礼了,你会去看吗?

律风一直没回消息。

他们常常互相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却依然保持着不追问项目秘密的默契。

殷以乔做完立安港综合旅游区最后验收,心里估算着时间。

如果律风要看开工典礼,那么回来正好遇上立安港综合旅游区开业庆典。

虽然还没有直通南海隧道的旅游巴士,高铁站仍在紧锣密鼓建设。

但是,他可以领着律风,在旅游区里慢慢溜达,像两位观览的游客,感受不同的南海气氛。

殷以乔回到今澄市,正打算趁着天色还早,再看看《山水逍遥》设计图。

刚进楼下工作室,帮忙接电话、收快递的前台,笑容甜甜地说道:殷先生,有您的国际信件。

国际信?殷以乔对这种复古的通讯方式表示困惑,哪儿来的?

她拿出那封褐色的信,说道:菲律宾。

只有一个人会从菲律宾给他寄信。

殷以乔笑着接过,提着公文包走向宽敞工作间。

律风上个月问过他的行程,他还以为律风会突然在家里出现,为他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

又或者漂洋过海,寄过来菲律宾的专属特产。

结果,寄信?

比他想象得还要老掉牙的浪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