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7章(1 / 2)

加入书签

只能听到海风呼啸,海水平静。

近四十米深的海底,所有人关注的安装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他不过是南海隧道千千万万参与者之一,却很难摒弃压在肩膀上的责任。

不行,不能再想了。不等殷以乔提醒,律风抬手揉了揉海风吹得麻木的脸颊。

他拿出速写本,强迫自己转移注意力似的,提笔边写边说:我们年底去英国探望老师之后,可以顺着海岸线博物馆,走到利斯图书馆。

据说西班牙的秋天很美,到时候我在秋天请个年假,我们一起去弗拉门戈音乐厅。我早就想看看你在音乐厅屋顶设计的舞者标志了。

殷以乔以为,律风会一笔一笔画出南海隧道的示意图,讲述这座隧道每一次惊心动魄的建设。

可律风竟然认认真真,把自己的春节、年假全都填满行程。

所到的目的地,都与他有关。

国家设计院的员工,从来没什么想走就走的旅游,只有想去就去的工地。

殷以乔饶有兴致地问道:为什么突然想去看这些建筑了?

律风笔尖顿了顿,犹豫的说道:因为我想陪陪你。

律风回到国内,一直希望利用短暂假期,陪殷以乔走遍想去的地方。

可惜到了最后,又像是师兄为了他的设计,做出了宠溺迁就的让步。

律风不是没有感到懊恼。

但他始终困在师兄的温柔里,走不出师兄的加倍纵容。

他说:你总是陪我去我想去的地方,我也想陪你去你想去的地方。

这种从未有过的体验,令殷以乔觉得有意思。

就算殷以乔一点儿也不想重走自己的设计路,也会在律风期待的视线里,露出律风期待的笑意。

不如先去康尼斯大厦,再去利斯图书馆。

殷以乔点开手机,翻出了英国地图,海岸线-康尼斯-利斯沿途的公路更好走,我们需要休息的话,随时都能找到商店和酒店。

这么厉害?

律风停下笔,看了看快要忘记的英国路线图。

殷以乔耐心地告诉他,因为走这条旅游路线,可以在海岸线看日出,在利斯看日落,刚好一整天。不知道是国内哪些旅游爱好者,一路走一路拍,把它们给带火了。

坐落在英国的c.e建筑作品,向来是全世界旅游爱好者必去的打卡地点。

他们靠在一起,商量着未来的旅行计划,看着手上搜出来的热门旅游短视频,挥散了南海隧道沉管带来的凝重。

然而,旅行规划格外短暂。

当海洋上迟来的夜幕降临,律风再也无法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视线执着地盯着总控室。

那里的灯光大亮,安静得没有泄露出半点声响。

等到预定安装完成的时间到来,仍是只能听到海浪拍击船舷的哗啦声,还有海风刮过旗帜的呼呼声。

此时,殷以乔都不会阻止律风的焦急,因为连他也止不住皱起了眉峰。

终于,总控室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

成了。

瞿飞的声音喑哑,露出疲惫笑意,南海隧道成了。

夜色笼罩的南海,没有想象中的欢呼狂嚎,只有和黑夜般相同的静谧。

律风走进总控室,里面坐满了沉管项目组的工程师,每一个都安安静静坐在原位,看向室内清晰的监控大屏。

沉管的数据,海洋的检测,潜水员发回的前方影像。

翁承先见他进来,语气轻柔的笑着说:律风,我们的工程就结束了。

他的结束说得极轻,代表的意义极重。

一节沉管的完成,象征着一代又一代桥梁建设者的夙愿终于圆满。

律风站在宽敞的室内,觉得空气拥挤得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好像凝视着监控屏幕的不只是他,不只是项目组成员,还有没能亲眼看到这座横跨海峡、连接祖国重要岛屿的南海隧道建成的千千万万人。

那一瞬间,堆积成山的图纸报告总算没有白费,数不尽的日日夜夜都有了归宿。

翁承先摘下眼镜,擦了擦眼睛。

他声音在笑,脸颊在哭。

这是我们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第91章 山河万里,同悲同喜。

南海隧道建成的消息, 就算是深夜也能唤醒网络。

守候在沉管安装点附近的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出了灯火通明的工程作业船,还有令人魂牵梦萦的南海隧道照片。

海面上的跨海大桥、人工岛屿,早就深深刻进了民众心里。

海面下的隧道通路, 即使肉眼无法看到也叫人情绪激动。

因为, 隧道一成, 纵贯南海!

《南海隧道宣布落成, 世纪规划梦想成真!》

《向中国建设者致敬:南海隧道谱写全新史诗!》

《南海隧道建成:大陆-宝岛,乡音无改,乡愁不在!》

《135公里距离,四十分钟高速,十五年艰苦建设, 终圆百年梦想!》

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占据了全部软件的热门。

无论看到新闻的人身在何处,立刻就能体会到这条南海隧道建成带来的澎湃浪潮。

即使他们久违没有关心过这座横跨南海的桥隧, 也能瞬间找回多年前的共鸣,在超越了时间、空间、长度、深度的桥梁隧道之中, 感受到无人可挡的力量。

无数人为这样的奇迹感到骄傲。

国家测绘局甚至在第一时间, 发布了全新的地图。

中国辽阔版图上,多了一条连接立安港-富云县的公铁两用通道。

小小的地图,短短的一截,却像公鸡终于长出了完整的腿骨, 傲然挺立在世界版图上。

关于南海隧道的报道、采访、专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在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得不知所以, 忙碌地规划起南海隧道旅游计划时,李晴素乐团&佐特尔公开发表震撼消息

他们将在刚刚建成的南海隧道,直播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会。

致敬南海隧道, 共谱音乐大桥!

这不是一场常规的表演。

它的演奏者,将站上南海隧道,以天为顶,以桥为台,让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与那片海洋的呼啸声一起,谱写出前所未有的旋律。

律风坐在金屿岛酒店的宴会厅,与项目组一起安静的观看这场旷世的音乐会。

直播现场,只有天空中的无人机、桥梁上的摄影机陪伴着历练了多年的音乐人。

佐特尔随着母亲走遍了中国援建的大地,性格变得更加沉稳。

南海隧道的表演,对他而言,更像是漫长旅途的终点,结束一次期待已久的试验。

他在非洲草原建设的铁路上,弹奏过振奋人心的钢琴。

也在巴基斯坦横跨河谷的桥梁旁,吹响过深情婉转的长笛。

李晴素带去的音乐人,在自然的风声中拨弄琴弦,在呼号的暴雨里击响擂鼓。

律风没能亲自去现场倾听,却在援建同事们的口中,得知了他们独特又新奇的音乐魅力。

那些不懂得高雅音乐的建设者,仅仅聆听他们奏响的旋律,都感受到了远在祖国大地的期盼与牵挂。

无须任何的文字旁白,他们都能听得落下泪来。

此时,这些擅长讲述中国的音乐人,站上这座南海隧道。

一如他们所承诺的那样,他们想要用音乐的语言,告诉全世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