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5节(2 / 2)

加入书签

在这趟车上,不仅有司机和列车员,还有铁道部的部长和副部长。

在这个没人知晓,也没有媒体跟踪报道的北边“客运”路线上,铁道部最重要的两位领导,还有无数相关人员,正在紧张地盯着从铁路上传来的数据。

谢雁提前就熟悉了这里的操作,能够帮助他们减轻工作压力。

很快,当列车开出时,数据一点点传了回来。

提速,行驶——

“时速一百公里。”

“一百二十。”

如果能跑出两百多公里的时速,并且让先锋号成为这条线上的主要客运列车,那么秦沈线将取代京沪线,成为华国第一条高速铁路线!

谢雁盯着那几个数字。

老秦在旁边,也屏住了呼吸。

一百五十,

一百八十!

正如陈运飞当初在公开课上播放的影片一样,在见证者紧张的注视下,列车时速突破了他们心理划得那根线。

神州号跑了一百四十公里,先锋号能跑多少?

它在华国南方跑出了二百四十九点六的时速,在这条专门为高速轮轨列车打造的铁路上,它又能跑多少?

“二百!”

“时速两百!”老秦激动起来。

这并不是列车的最高时速,它还在加速!

数字一点点往上跑。

二百四十!

逼近华国高速轮轨第一速度!

终于,在几双眼睛的注目下,列车时速突破了二百四十九点六。

二百六!

二百七,二百八——

还在提速!

二百九十!

每小时二百九十公里。

终于,数字到了一个最高点,开始往下降低。

它保持着高速通过了这条线的大部分路段,而那个最高点,也成为数据记录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监控室里很安静,最后,老秦问,“半个小时前,就是最高点了吗?”

“是最高点!”

“多少?”

“我也忘了,反正破了先锋号的记录!”

“二百九十二点八,”

女生的声音响起。

几人看向谢雁。

谢雁说,“最高时速,二百九十二点八。这是新的最高时速记录。”

逼近三百公里的时速!

高速轮轨,以铁路的速度,接近了磁悬浮一大截,尽管四百多公里的磁悬浮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三百公里,只是去年的型号。

谢雁开始期待,从首都来的最新动车组,能在这条华国第一的高速铁路上跑出什么样的记录。

其实,在这几年,风头较大的动车组除了先锋号以外,还有蓝箭号。

先锋号是金陵车厂研制的动车组,而蓝箭号则是来自华国南车和长春车厂联合研制。

华国南车和华国北车从铁道部分出来之后,一直是相互竞争的情况,南车下的株城电机公司是南车的王牌,株城位于湖南省,是华国的工业重地。

蓝箭号电力牵引,一拖六车,最高运营时速两百多公里,可以说,是和先锋号相差无几的动车组。

它的技术引进自欧洲,是突破两百时速的高速动车组,去年只生产了8列。

但两百多公里这是实验室的数据,在广深线上,蓝箭号最高运营速度只为两百公里。

原因无他,广深线并不能算一条真正意义的高速铁路线,它的各项条件都并不是很适合动车开出两百以上的速度。

一列车最高能跑出多少公里,和它在某条铁路上能跑出多少公里的时速,并不是等同的。

而即将在秦沈线上进行实跑的这列“首都来的动车组”,将所有人的期待拉到了最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