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3节(2 / 2)

加入书签

张沉忽然说。

但他没听见女生意外的声音,还有些平淡,似乎早就想到了。

“嗯,”

谢雁只是问,“什么时候。”

张沉知道她是明白了,“现在还早,刚才你还直呼周崛的名字,难怪人家对你有意见 ,你啊,正好,调去闲职休息半个月,等半个月后手续走完了,你就来加入考察组。”

“考察组?”

“对,你们搞高速轮轨的,不是一直对京沪线有执念吗?”

张沉继续道,“京沪线可不简单,从首都到沪城,一路经过很多特殊区域,还有几大城市,而且沪城靠近长江,有很多长江的支流。”

这意味着,京沪线必然会需要很多高架桥和跨江桥,这将是一条大部分铁路都修建在桥上的特殊高速路线。

谢雁原本就只是外借出去的人才,最后的档案还是留在原本的地方,他们在之前完成了京沪客运线新高速方案的论证,在高速轮轨和磁悬浮之间最后选择了高速轮轨,方案的设计国际咨询也基本完成。

现在,等最后的技术论证通过,就上报上去,进行立项。

等到真的修建 ,还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等你在考察组休息一段时间,再调去四方。”

“您管着叫休息?”

谢雁都乐了。

“这可是你的老师推荐的。”

原本找的专家是周廊,但周廊上了年纪,没法和十年前一样跑实地去测量勘察,他推荐了谢雁,“他说如果是你,他能放一百个心。”

张沉也有些意外,“除了研究动车技术,你还会修铁路呢?不愧是锦城交大学交通的。”

谢雁说,“我还会修桥呢。”

张沉高兴了,“那正好,听说这条路线上铁路桥的数量不会少,等你在那边做一段时间了,长客和唐机这边估计也快把你忘了,你再去四方的技术部门。”

张沉这是在平衡。

北车获得了SIEMENS的技术,一旦消化完成,国产化效率起来,将直接领先南车。

为了未来的平衡,张沉已经开始提前安排人事变动。

以他的经验来看,把谢雁送去南车的四方,肯定能挽回未来南车在三百速度级动车技术上的劣势,和北车重新形成一个平衡局面。

谢雁听周崛说是张沉同意的安排之后,就不着急了,张沉不是不靠谱的领导,他这样安排,肯定就会有的别的用意。

张沉的眼光不错,因为SIEMENS的技术,在高速动车上,北车一度风光无限,压制了南车。

但谢雁去了之后,南车开始了一个更加“不平衡”的项目。

那个项目,将让高速轮轨动车直接突破三百速度级,甚至是可以跑出磁悬浮的速度!

第108章 与风同行29时间丈量的距离29

谢雁是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郑晴。

“别提了, 结个屁的婚。”

郑晴个子较高,但因为经常跑户外,所以穿了平底鞋, 平时的装扮也比较低调,和之前聚会见面的时候不同, “我不管了, 这件事结束后,我一定要把人娶回家!”

谢雁笑的不行, “人又不会跑。”

“那可不一定, 他太老实了, 万一误入花花世界,被别的人下手了怎么办?”郑晴的对象,谢雁也见过,同样是信息工程的, 但是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 性格比较单纯, 为人也可靠。

而郑晴之所以在考察组,是因为这一次的路线勘察采取了之前没有用过的技术, 通过基准点进行定位,保证铁路线路的误差不超过两三厘米,同时,他们还要考察相关路线的信息, 工作量还是不小。

但有谢雁在,在遇到断崖和江河的时候,要进行方案拟定就容易多了, 也不用绕路, 可以直接用铁路桥代替。

在考察一条长江支流附近的地势时, 花了比较多的时间,这里的环境不算好,四周很偏远,没有什么城镇,但对于高铁来说,通过这样区域反而更好,不会影响到居民。

这几天总是下雨,就因为暴雨和涨潮,他们的工作暂时无法进行,郑晴闲着无聊,带着谢雁一起去附近的镇子上看了一下,这儿也没什么能打发时间的。

谢雁见她逛完更无聊了,让郑晴也别折腾,两个人找了个旅馆,郑晴有电脑,在室内继续工作。

直到苏筝找了过来。

他休假,听说两个人在这儿碰面了,就搭飞机过来,又转了客车,才找到两个人,进门就听见键盘敲打的声音。、

“来了,桌上有饮料。”

郑晴正在看软件反馈的数据,头也没回。

谢雁也在编写方案。

苏筝环顾四周,自己处理了行李,然后换了身衣服,出来的时候,两个人还在工作,他也拿出电脑,坐在沙发上处理资料。

房间里安静下来,外面下起了雨,郑晴抬头,看见光影照在苏筝和谢雁的脸上,而两个人的表情都很认真,一直在忙碌着。

她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苏筝抬头看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