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你都想什么了,能告诉我吗?”济慈问。

我把心理活动都说了,说一起杂念。就在脑海里扇自己的嘴巴,不知打了多少次。

济慈笑,摇摇头:“齐施主,扇自己的嘴巴难道就不是杂念吗?”

我陡然一惊。

济慈道:“淫念为念,杂念为念,克制淫念杂念的念就不是念了?”

我直愣愣站在那,似有所悟。

济慈道:“初行禅修,如同一杯水静放桌子上,水不动,里面自然沉渣泛起。这时就不要管它,静候片刻,沉渣自然回落。沉入水底,水不动它自然不动。”

我想起古学良的最后一课,他告诉我,不是风动不是旗动,而是心动。

济慈道:“下次禅修,再起念头不要管它。这是人之常情,它起它的,你观你的呼吸。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自他横,明月照大江。”

我心悦诚服,深深施了一礼。我问:“老师父,我体内的毒……”

“不急。”济慈道:“你还没有学会入定,未入定前,此毒无法清除。东南亚巫毒,最是阴险,它利用蛊虫进你的脑子里,开了他眼通。此虫蛰伏于你的脑中,非入定而无法去除,你且慢慢修行吧。”

我听的泄了口气,真是闹心。

释德带我去吃早饭,到寺院食堂一看,喝的是苞米稀饭。吃的是馒头,连小咸菜都没有。而且规定一个和尚只准喝一碗,和尚们静静吃着饭,真是食不言。

吃完之后,各刷各的碗,收拾好之后才能告退。

我要了一碗粥,刚喝一口差点没吐去。可能是我毛病多,总觉的寺院的饭有股形容不上来的怪味,可能是用山上的泉水做的,口感奇差。我没吃馒头,勉强喝了碗粥,刷了碗出来。

释德让我自行方便。他们和尚还要到正殿去诵经,听老和尚济慈讲解经文。

我一个人在寺里溜达,大早上的也没什么人,前前后后转了一个多小时,无聊至极。

转着转着,我来到了后院。刚到院口。就看到小庙前的台阶上,坐着那个光头。

光头并不是一个人,旁边还蹲着一只白猫。这只猫相当古怪,屁股坐在后面,两只前爪像人一样抱着肩膀。

我觉得挺有意思,走过去打招呼,光头看我来了,像老朋友一样招招手。

我来到他的身边,伸手抚摸白猫的脑袋:“这谁家的猫,怎么跑这来了,这里可是寺院。”

手还没碰上,有人忽然细声细语说话:“谁规定寺院只准人修行,不准猫修行的?”

我没反应过来,等意识到了什么,猛然眼睛睁大了,我指着这只猫,磕磕巴巴:“它,它会说人话?”

第八十三章 悟空

光头哈哈笑:“喵喵师父,你又把人吓坏了。”

白猫舔着爪子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光头对我道:“别害怕,这是喵喵师父,大有来历,你把它当成普通人相处就行,不要着了它猫的相。”

我擦擦冷汗:“好说好说。”

光头跟我说,他和这只会说话的猫现在在这里隐修,不能涉足外界,既然我负责打扫这里的庭院。以后就是朋友了,不要这么拘束。他还邀请我到小庙里去看看。

我们两人一猫进了庙门,里面不大,除了四下廊柱,便是满墙壁画,其余空空荡荡,没有神龛也没有供佛。在墙上有两个人形的深洞。光头告诉我,他每天都要在这里面壁十几个小时。

我问他:“老兄,你在这里悟什么呢?”

“悟‘空’。”光头笑:“这是师父让我在这里悟的。”

“那你悟到了?”我问。

他笑笑:“哪有那么容易。师父说,悟不到不让走。我闷的不行,就让喵喵师父来陪我。喵喵师父前世为人,今世为猫,光这番经历就够写一本哲学书了。它能站在猫的角度看世界,对我的领悟也是一种辅证。”

“原来如此。”我叹口气:“我在这里修习安般念。今天是第一天,感觉太难了。”

“来。”光头把我叫到一处壁画前,这幅画占了几乎满满一堵墙,笔法用的是丹青,描绘得富有神话般的神采。主体是一棵蓬勃的大树,树干老粗,长满了树叶,形如冠盖。树下老根盘结,穹枝交错,那里坐着一个人。穿着很古老的僧衣,露着肩膀,面色宁静,双眼似睡非睡。

“这是?”我问。

“这是佛陀,释迦牟尼尊者。”光头说:“这棵大树名曰菩提,当年释迦牟尼就在此树下修习安般念七天七夜,通过修呼吸,达到开悟禅悦,领悟世间真髓,一念成佛。”

我愣了:“这么简单的修呼吸,就能成佛?”

“你以为呢?”光头笑:“世间的事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所谓一念成佛一念地狱,说到底就是你的一个念头。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方法。不管你是高兴的看它,悲伤的看它,幸福的看它,满怀怨念的看它,这个世界都不会变,不断变化的只是你自己。其实开悟没那么玄,无非就是让自己活的明白点,别自己为难自己。”

这番道理从来没听别人说过,我陷入了沉思。

“好了,你出去吧。”光头说:“我和喵喵师父要面壁静修了,有缘再聊。”

我从庙里出来,想了很多。觉得自己这一趟山中行是来值了。作为都市里的人,应该挤出一些时间,远离尘世,让自己和自己独处。

这些天我静下心来,不再浮躁。早上起来打扫庭院,接着上早课,寺院里东西再难吃我也忍着。其他时间有时看着和尚们诵经,有时和义工一起作为寺院的接待,招待远来的香客和居士。

慈悲寺说起来规模并不大。香火却是极旺,尤其开春之后,踏青上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济慈主持让我拿着宣传佛教的小册子,坐在寺院的门口发放。

桃花盛开,枝头长满了白色的花,风一吹,落满庭院和台阶。旅游的香客们越来越多,我发现一件事,年轻人很多,反而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很少。香客们多是大姑娘小媳妇,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也可能是我这段时间修行的原因,感觉气质改变了不少,一些女孩特别愿意和我说话,我也乐不得带着她们游览寺院,搭讪聊天。有时候我也忏悔,本来是来修行的,这么和女游客们接触好不好呢。就这件事我还请教了光头,光头听了以后哈哈大笑,跟我说,你来这里又不是入宫当太监,没什么好不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你的本性,修行可不是让你灭人欲的。不过呢,要从心所欲不逾矩。跟着本性走,这个没错,但也要讲规矩。

今天好像是什么拜菩萨日,来的居士和香客特别多。我和另外一个义工,坐在门口给居士登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