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章 慌神(1 / 2)

加入书签

“没问题。

时美英会意,站起身说:“那个,我去收拾下餐桌,你们聊”

于辰颔首同意。这次来,主要问询和调查的对象是杨昌,时美英在不在场关系不大。

反正,问完杨昌,说不得还得单独询问下时美英,他俩这时候分开也好,免得他们“串供”。

目送她走到饭厅后,袁友冲微笑着说:“杨老板,你可以打个电话,请你的律师到场,这是你的权利。我们不急,可以等他过来在开始询问。”

“不需要了。”杨昌摇头说:“你们其实也忙,还是别太过浪费时间。再说了,你们只是问点问题,我没什么不好回答的,是吧。”

“那就先多谢你的配合了。”袁友冲笑容不变,看着一副坦荡荡模样的他,说:“你手底下的员工说,你并不经常去自己的批发铺,是吗”

“嗯,的确。”杨昌点头:“这几个批发铺的营业额其实没多少,毕竟批发嘛,本来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在扣去店铺租金、员工工资、库存积压等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本,其实根本赚不了多少钱。”

“不过,这路子胜在稳定,算下来的话,我名下十四家店铺加起来,每年给我带来的净利润也完全够抵消平时的生活成本了。而且,这条路子其实非常成熟,渠道打通后很稳定,根本不需要我多操心。”

“相比之下,药材批发生意虽然是暴利,但花费的心思可就不少了。别看同样是批发,但这里头的水深着呢,我也姑且给你们说一说吧。”

于辰颔首,表示洗耳恭听。

杨昌组织了下语言后,说:“冷冻食品这种东西嘛,厂商和我们批发铺往往不是一对一的,而且都有个厂家指导价,所以标价什么的,各个批发铺都差不多,相对来说比较透明。”

“而且这个指导价是那些小店小超市售卖的价格,可不是咱们批发的价格,批发的话,这个价格还得往下压。”

“但药材不一样,咱们大多是直接从药农那里拿货,个别的可能还在云南、东北这些地方有自己的药田。而且吧,这种东西不像冰淇淋,你不好定价呀,品相之类的东西,没有个非常具体的标准的。”

“这也就导致了,同一个药农那哪来的品相差不多的药材,有人可能卖八十块钱一斤,换一家店可能就卖你三百多一斤,这里头尤其以灵芝、人参、三七、鹿茸这类的药材水最深。”

“所以,虽然也是批发,但定价权其实完全掌握在我们这些干批发的人手中,药农说了不算。当然,药农如果卖我们贵,我们就卖的更贵。”

“反正一句今年气候不好药材收成不佳必须涨价就搪塞过去了,大部分人其实也不懂这些。所以,不同于冰棒,药材批发得多花不少心,竞争也要激烈的多。”

“而且,那群药农也不是傻子,他们种出来的药根本不愁卖,不会和谁签订长期合作条约,每次药材收成的时候,就是谁开价高就卖给谁,也不像冰棒,渠道打通了就一劳永逸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