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调整(1 / 2)

加入书签

翌日,上午八点整,参与破案工作的刑警们照例又在会议室内开了次会,好让于辰和袁友冲整合调查结果、安排任务,方便交接班。

调查结果,多少让人有点失望。

不论是陶波还是陆昌旭家中,都没能搜出有价值的线索、有嫌疑的痕迹,而图侦那边盯着监控盯了一整天,也没任何发现,找不到可疑目标。而且,受害人死亡前三天之内,陶波和陆昌旭也都没进入过案发单元楼。

在现场搜查的刑警,将小区及周遭两公里范围内都前前后后里里外外的仔细搜了一遍,连每一个垃圾桶都翻过了,依旧没有任何收获,没能找到可疑涉案凶器。

但转念一想,这也能说明凶手并没将凶器抛弃,很可能还藏在他家中。若能锁定凶犯,这便能作为直接铁证。

“调查一无所获,毫无疑问,是咱们的侦办方向出了点问题。”袁友冲说道:“开会之前,我和老于、老成和小周等商量了一下,决定给大家的工作做出点微调。”

“首先是图侦这边的任务。”他看向会议室一个角落,对图侦科刑警说:“继续调查监控”

一名图侦警站了起来,苦笑着说:“袁队,我觉得再调查意义也不大,我们和技术队一块儿,已经对这份监控侦查了三十多个小时,前前后后不下五六次了。”

“可以说,每一个目测身高超过一米八的,咱们都做出了标记,甚至汇总成了一张表格,却仍旧一无所获。所以我觉得,再侦查,也查不出什么花样出来。”

“你先听我说。”袁友冲伸出右手对空压了压,示意他坐下,并说:“关于这点,我询问过小周和老成嗯,小周你来解释解释。”

“好。”周倩欣起身:“凶手身高在一米八以上,具体的应该在一米八五到一米九之间这一结论,是咱们通过现场发现的血足迹推断而出的。”

“的确,前辈们曾经做过大量的统计学调查,分别得出我国南北方人们脚长与身高、步距与身高比例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误差一般在2到3厘米左右,多年经验告诉咱们,这一方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立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咱们不能否认,有人的足长及步距与一般情况有着较大、较明显的出入,比如一米七五的身高,鞋码却与一米八五的人一致。”

“更何况,凶手还疑似患有足部畸形病变,再靠鞋长、布局判断身高,就显得不太严谨了。结合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咱们对作案人身高的判断已明显出错。”

“因此,我们不该再被以往的经验所束缚,而专注于调查身高在一米八的嫌疑人,而该将每一个进入过案发单元楼,却不知何时离开或没在短时间内离开的非本单元住户都纳入调查目标内。”

图侦警皱眉:“周主任,你的意思是,每一个进入楼层的人,咱们都得跟一下过一遍不行,这工作量太大了,这栋单元楼每天人流量都有上千,一个个的查过去”

“先将住户排除。”袁友冲接话:“稍后我会给你一份名单,这样一来,工作量就减轻不少了。另外,第一步只要看看谁在进去这栋楼后,没有在半小时内出来的,重点跟进,一步步筛查下来。”

“好吧。”他略一思索,点头:“这样的话,工作量倒在可接受范围内,不过乐观估计,也需要将近一天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