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章 凶器(1 / 2)

加入书签

两小时后,初步的调查工作终于完成,以于辰为首的众民警对案情有了个初步的认识。

受害伤者名叫邓席林,男性,今年四十二岁,本省屯青市人,屯青十大歌手之首,在当地小有名气,且正好与超市背后老板同乡,便受其邀请参加了本次开业酬宾表演。

不想,一首歌唱完,在下场准备进入胶囊车更换演出服时,忽遭歹徒袭击,连刺数刀。

现场,还是有几名工作人员的,目击了全过程,但歹徒下手极快,得手后立即逃跑,他们都没能看清对方模样,更别说拦截了。

当然,出于恐惧而不敢上前拦截,或许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毕竟,见义勇为的风险太大,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能挺身而出。

更何况,贸然站出来,搞不好会将自己也给搭进去,就如一个月前那桩当街行凶按挺身而出的大学生一般。

正因如此,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也并不倡导这一行为,更多的,还是希望群众们能以保护好自己为首要原则,最多最多,以此为基础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好。

比如,配合警方调查,将凶手绳之于法。

但可惜他们能提供的线索其实也并不多。

据他们说,歹徒当时似乎一直蹲在胶囊车边上,因为其穿着与他们款式相近的西装,他们也没怀疑什么,还以为是同事由于超市刚开业,各工作人员之间也并不特别熟悉,认不全。

而当邓席林走到胶囊车边上的时候,歹徒忽然变魔术般抽出柄匕首,狠狠的刺了邓席林大腿两刀,接着又猛地暴起,往其腹部连捅三刀后,转身撞开工作人员逃跑。

因其一直佝偻着身子,再加上之前就说了,现场光线条件并不太好,因此并没人能说清他的身材外貌特征,只觉得他似乎蛮瘦、蛮灵活的。

凭借这些线索,显然没法进一步调查。好在他们还有别的办法这个小商圈内的监控摄像头密度比较大,说不得便有几个监控拍到了行凶歹徒,因此于辰第一时间便派出图侦警去调取监控。

凌晨两点,刑侦支队。

简单的开了个短会,于辰便让众民警先下去休息,明天继续侦查工作,而图侦、技术队则得通宵工作,希望能为案子找到个突破口。

两点半,于辰手机响起,见是周倩欣打来的,他立马接通,问道:“小周,受害者情况怎么样了”

“已初步脱离危险,但生命体征尚不稳定。”周倩欣也没废话,开门见山的说:“他失血量极大,而且失血时间较长,因此,即使输血时使用了自由基清除剂,但仍旧可能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

“意思是”于辰听不太懂,便问:“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已然不能掉以轻心,对吗”

“是的,还得进一步观察。”周倩欣说:“另外,我在他伤情趋于稳定的时候,简单的做了个伤鉴我直接说结论吧。”

“受害人体表刺创共五处,最深的约有142厘米,创口均长约33厘米,两侧创角皆尖锐,推测为双刃刺器所刺。”

“另外,有一处创口较为特殊,存在两道创管,为作案人刺击时,刀具未完全拔出便再度刺下所形成,严格来说,作案人共刺了六刀才是。”

“嗯,基本情况就是这样,我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辛苦了。”于辰说:“这会儿都两点半多了,赶紧休息吧。嗯,还回来不”

“不了。”周倩欣说:“我在医院将就着睡一晚上吧,也好关注下受害人的情况,有变化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